兹山盘郑郊,络绎连嵩门。
西南开黛色,暧暧迎朝暾。
幽岩隐洞壑,阳嶂资陵园。
冥蒙翠微表,洒落瀵泉喷。
云端攒秀崿,林际窥仙源。
上古有真人,身晦道弥尊。
肇来轩后驾,虚心求至言。
鼎成御飞龙,邅回升阆昆。
往牒信可稽,遗墟无复存。
惟有桑榆日,向夕照秋原。
【注释】
具茨山:位于今河南省新郑市东南,为中岳嵩山的北支。
兹山盘郑郊:这山环绕着新郑城郊。
络绎连嵩门:连绵不断的山峰直通嵩山之口。
暧暧迎朝暾:朝阳从山间照射出来。暧暧,温暖的样子。
幽岩隐洞壑:深幽的山岩隐蔽在山谷之中。
阳嶂资陵园:高大的山嶂为陵园提供了天然屏障。
冥蒙翠微表:苍翠的山色掩映在云霞之中。冥蒙,昏暗貌。翠微,青绿色的微光。
洒落瀵泉喷:清泉从山涧中奔涌而出。瀵,古水名,这里借指泉水。
云端攒秀崿(è):高耸入云的山峰堆积成美丽的山崖。秀崿,美丽的山崖。
窥仙源:仰望仙家所在,意谓登高望远。
上古有真人: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圣人。
肇来轩后驾:轩辕氏驾到之时。轩辕氏黄帝,姓公孙,号轩辕氏,相传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民族的始祖。
虚心求至言:虚心地求得至理名言。至言,最精当的话或道理。
鼎成御飞龙:大鼎铸成,黄帝便乘着神龙升上了天宫。
邅回升阆昆:返回阆洲昆仑山。
往牒信可稽:以往的典籍可以查证。
遗墟无复存:遗留下来的废墟不复存在了。遗墟,遗留下来的废墟。复,再、又。
惟有桑榆日:只有黄昏时的桑榆树。桑榆,晚春植物,其叶可入药,亦泛指傍晚。日,太阳。
向夕照秋原:夕阳下照耀着秋天的原野。向夕,傍晚时分。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具茨山为中心,通过对具茨山的描绘,抒写了自己对古代贤者以及历史遗迹的怀念之情。
首联写具茨山的地理位置及其周围的环境。诗人首先指出这山环绕着新郑城郊,然后说它连绵不断,一直通向嵩山之口。这样的描写为全诗铺垫了地理背景。
颔联写具茨山的景致。诗人运用“西南开黛色,暧暧迎朝暾”这样的诗句,描绘出具茨山上清晨阳光的景色。这里的“黛色”形容山峰的颜色深沉而含蓄,给人以神秘的感觉;“暧暧”则形容阳光柔和而温暖,给人一种亲切感。
诗人转向具茨山的内部景观。他写道:“幽岩隐洞壑,阳嶂资陵园。”意思是说,在这大山深处隐藏着很多神秘的岩石和洞穴,而这些岩石和洞穴也为陵园提供了很好的保护。这里的“阳嶂”,指的是那些高大的山峰,它们为陵园提供了天然的屏障;“资陵园”意味着这些山峰为陵园增添了许多美景。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描绘具茨山的外部特征、内部结构以及与历史遗迹的关系,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古代贤者和历史遗迹的怀念之情。
尾联诗人以“惟有桑榆日,向夕照秋原”作为结尾。这里的“惟”是一个副词,表示只是、仅仅的意思;“有”则是存在的意思。所以“惟桑榆日”可以理解为只有夕阳中的桑榆树,而“向夕照秋原”则是指夕阳照耀下的秋天的原野。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时光已经过去,但是夕阳中的桑榆树依然矗立在那里,为秋天的原野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美丽。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但内涵丰富,通过对具茨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者和历史遗迹的怀念之情。这种感情既源于对历史的敬仰,也源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即人生如夕阳般短暂,但依然要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