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洗耳今还在,草木凄凉万古悲。
指点清风何处是,鸡鸣山下对残晖。
【注释】
谒:参拜,指游览。
巢由:春秋时隐士,传说尧帝让许由做九州长官,他不愿当,就逃到箕山、首阳山隐居起来,后被尧帝找到,请他出山辅佐舜帝,他仍不从,便弃官而去。后因以指高洁的隐者。
祠堂:庙宇。
残晖:夕阳西下时余照在景物上的微光。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游历古迹,感慨万千。诗的前两句写自己游历古迹,感慨千年后的遗迹尚存。“洗耳”语出《庄子.外物》:“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叔梁纥逾垣而进,曰:‘吾见子於郯城,退而老也。’孔子曰:‘退而老,丘将归矣。若然者,岂若相失於胶漆之中乎?’”这里用它来形容自己的心境。“草木凄凉”句写古迹的荒凉。“指点清风何处是”点明自己来到此地。
后两句写自己站在鸡鸣山下,面对夕阳余晖,不禁发出“我何归哉?”的感叹。
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古代隐者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