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洪流足溉田,十旬两度此登旋。
日催岚色开图画,风领泉声奏管弦。
墨载贞珉追往事,祠临高渚报先贤。
三农何幸当平世,蒸粒常歌大有年。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天赋的《金洋堰》。以下是逐句解读:
为爱洪流足溉田 - 表达了诗人对金洋堰水利工程的喜爱和赞美。这里的“洪流”指河流,“足溉田”意味着这个工程极大地促进了农田灌溉。
十旬两度此登旋 - “十旬”表示十天或一月,“两度”表示两次,“此登旋”可能是指诗人两次来到这里,可能是为了考察或游览。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频繁访问。
日催岚色开图画 - 这里的“日催”意味着太阳催促着景色的变化,“岚色”指的是山间的云雾颜色,而“开图画”形容了景色的美丽如同一幅画卷展开。
风领泉声奏管弦 - “风领”可能是指风带动着泉水的声音,而“奏管弦”则形容了这种声音美妙如同乐器合奏。
墨载贞珉追往事 - 这里使用了典故,”墨载贞珉”指的是用墨书写在坚固的石头上,”追往事”可能是指回顾过去的历史或事件。
祠临高渚报先贤 - “祠”指的是庙宇或祭祀的地方,”高渚”可能是指高地上的湖泊或小岛,”报先贤”可能是指纪念或向古代贤人致敬。
三农何幸当平世 - “三农”指的是农民,”平世”表示和平的时代。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在和平时代生活的庆幸。
蒸粒常歌大有年 - “蒸粒”指的是稻谷,”歌大有年”表示每年都有丰收的喜悦。这句话描绘了农民每年都能获得丰收的美好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金洋堰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水利建设的肯定和对农业丰收的期待。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水利工程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和平时代的向往和对于农民生活的关心。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和历史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