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卧龙奋河浒,坐见滹沱涨山雨。
昆崙忽决倒沧溟,白帝江陵安足数。
我欲用之拂狂涛,坤轴无定怒雷号。
况复经旬不见日,顿令庭砌长蓬蒿。
年来愁赋行路难,等闲平地还波澜。
羽书不至天涯暮,烟林风起苇声寒。
【注释】
过滹沱河阻雨:杜甫在《秋兴八首》中有“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之句。此诗为杜甫于乾元二年(759)冬流落至风翔时所作。
昆崙:昆仑山。
沧溟:大海。
坤轴:大地的四角。
白帝:指瞿塘峡口的白帝城。
坤轴无定怒雷号:大地四角有不安定之处,就会发出雷霆之声。
经旬不见日:整整一个礼拜没有看到太阳。经,通“仅”。
顿令庭砌长蓬蒿:顿令,顿时。庭砌,庭院中的阶石。
行路难: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写到:“我心何事最难忘?一往情深深意长。”此诗即写于此时。
羽书:紧急军情的文书。
天涯暮:天边的黄昏时分。
烟林风起苇声寒:傍晚的树林里风吹芦苇发出萧瑟的声音,显得十分寒冷。
【赏析】
杜甫在《过滹沱河阻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大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和不安。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人以“昨夜卧龙奋河浒”开始,将自身比作卧龙一般的人物,表示自己不甘寂寞、有所作为的决心。接着,诗人以“坐见滹沱涨山雨”来形容自己的处境,暗示自己的遭遇如同洪水猛兽般汹涌澎湃,让人难以承受。这种比喻手法既形象又生动,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诗人以“昆崙忽决倒沧溟,白帝江陵安足数”两句来进一步强调自己的困境。昆崙山突然崩塌,大海翻腾,而江陵却安然无恙,仿佛与世隔绝。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更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诗人心中的无奈和愤懑。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我欲用之拂狂涛,坤轴无定怒雷号”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他希望借助自己的力量去战胜眼前的困难,但同时也感到大地的四角不稳定,随时都会掀起狂风巨浪。这种担忧和恐惧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紧张和不安。
诗人还以“况复经旬不见日,顿令庭砌长蓬蒿”来描绘自己长时间的孤独生活。长时间未见阳光的日子里,庭院中的阶石上长满了蓬蒿。这种凄凉的景象更加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无助。
最后一句“年来愁赋行路难,等闲平地还波澜”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感叹自己多年来一直在奔波流浪,经历着无数的艰难险阻,而如今却依然无法摆脱困境。这种无奈和悲观情绪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杜甫在《过滹沱河阻雨》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表达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的内心世界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