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塞长城路极天,祁连山势接居延。
平沙渐阔明驼没,短草初黄怒准偏。
亭障夕阳空大漠,羽书秋汛达甘泉。
安西近日无征战,风定辕门鼓角传。

紫塞长城路极天,祁连山势接居延。

平沙渐阔明驼没,短草初黄怒准偏。

亭障夕阳空大漠,羽书秋汛达甘泉。

安西近日无征战,风定辕门鼓角传。

注释:

  1. 紫塞:指的是古代边塞地区,常以紫色表示其险峻和重要性。
  2. 祁连山势接居延:祁连山脉与居延沙漠相邻,形容地形的连绵不断。
  3. 平沙渐阔明驼没:描述沙漠中的平原逐渐变得开阔,远处可以看见骆驼消失的情景。
  4. 短草初黄怒准偏:指草原上新生的短草开始泛黄,而怒放的花朵点缀在一边。
  5. 亭障:古代边疆设置的哨所或障碍物,用于防御。
  6. 秋汛:秋天时黄河的水流量较大,称为秋汛。
  7. 安西:古地名,这里指唐代安西都护府所在地,位于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一带。
  8. 无征战:没有战争。
  9. 风定:天气晴朗,风力减弱。
  10. 辕门:古代军营的门口,这里是借代军队的场所。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边关所见的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喜爱以及对战争的厌倦。首句“紫塞长城路极天”,描绘了辽阔的天空下,长城如同一条巨龙蜿蜒于大地之上,展现出边关的雄伟壮丽。第二句“祁连山势接居延”,祁连山和居延沙漠相连,形成壮观的自然景观。第三句“平沙渐阔明驼没”,描述了沙漠中平坦的沙地上,骆驼的身影渐渐隐没,增添了一种荒凉之感。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细化了边关的景象,如“亭障夕阳空大漠”描绘了夕阳下的亭障在空旷的大漠中显得格外醒目;“羽书秋汛达甘泉”则表达了秋天黄河水涨时,书信传递到远方的消息;最后两句“安西近日无征战,风定辕门鼓角传”反映了边关近日平静无事,只有风吹动辕门前的鼓角声回荡在空旷的边关之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边关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