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回首思悠悠,王屋山高沁水流。
观国念存空倚剑,思乡魂断独登楼。
悲呜夜月笼中鹤,泛滥春波海上鸥。
寂寂桑榆敛残照,丽谯吹角使人愁。

注释:

癸亥杂诗八首 其八

青春回首思悠悠,王屋山高沁水流。

观国念存空倚剑,思乡魂断独登楼。

悲呜夜月笼中鹤,泛滥春波海上鸥。

寂寂桑榆敛残照,丽谯吹角使人愁。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杂诗之一。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诗人回忆青春时光,感慨时光荏苒;后四句则写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和思念家乡的情感。

首联“青春回首思悠悠,王屋山高沁水流。”,这里“悠悠”指的是岁月流逝,让人感到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而“王屋山高沁水流”,则是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色,山峦巍峨、水流潺潺,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颔联“观国念存空倚剑,思乡魂断独登楼。”,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自己家乡的思念之情。他手持长剑,独自登上高楼,似乎想要用武力来保护国家,但又觉得自己无能为力。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他感到痛苦和无助。

颈联“悲呜夜月笼中鹤,泛滥春波海上鸥。”,这里的“悲呜夜月笼中鹤”描绘了一幅孤独的夜晚景象,月光下的鹤在笼中哀鸣,给人一种凄凉和寂寞的感觉。而“泛滥春波海上鸥”则描绘了一幅大海中的鸥鸟飞翔的画面,海风吹拂着它们,仿佛在为它们演奏一曲欢快的乐曲。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怒哀乐。

尾联“寂寂桑榆敛残照,丽谯吹角使人愁。”,这句诗以“桑榆”和“丽谯”为关键词。“桑榆”指代晚年,暗示着诗人已经步入了人生的暮年阶段;“丽谯吹角使人愁”,则是说听到远处传来的号角声,让人感到忧愁和不安。整个诗歌最后一句,既描绘了景物,又抒发了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