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时敢避地,坚卧竟如何。
两岫窗中入,千帆枕上过。
饥鹰翻健翮,老鹤立平柯。
招隐谁当赋,苍凉起棹歌。

诗句原文:

清时敢避地,坚卧竟如何。两岫窗中入,千帆枕上过。

饥鹰翻健翮,老鹤立平柯。招隐谁当赋,苍凉起棹歌。

译文:
在清静的时期我敢于避开乱世,然而坚持隐居到底会如何呢?窗外的两座山峰仿佛进入我的视野。无数帆舟从我枕边驶过。
饥饿的鹰在振翅高飞,老鹤站立在低矮的树枝上。谁会来赋诗描绘我的隐居生活,我会随着波涛起伏而吟唱起棹歌。

注释:

  1. 清时:这里指宁静的时代,太平盛世。
  2. 敢避地:表示在和平时代,诗人敢于避开纷乱的地方。
  3. 坚卧:形容诗人宁愿选择隐居的生活。
  4. 两岫:指的是两座山峰。
  5. 千帆:形容无数的船帆。
  6. 饥鹰翻健翮(hé):饥饿的鹰在振翅高飞。
  7. 老鹤立平柯:老鹤站立在低矮的树枝上。
  8. 招隐:寻找隐居的地方,此处指隐居不仕。
  9. 苍凉起棹歌:波涛起伏,诗人随着波涛一起吟唱起棹歌。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对于其隐居生活的写照。开头两句“清时敢避地,坚卧竟如何”,诗人在平和的时代,勇敢地避开了战乱的纷扰,决定隐居生活,但内心却充满了疑惑和不确定感。后四句描述了自己隐居生活的一些情景,如窗外的山脉、无数的帆舟经过、饥饿的鹰振翅飞翔、老鹤站立在低矮的树枝上等,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两句“招隐谁当赋,苍凉起棹歌”更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以及他在波涛中随波逐流的心情。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隐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其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