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寂寂绿阴移,每浥兰芳翠陆离。
长日不见幽思发,更从新雨乞新枝。
【注释】
- 移:移动、迁移。2. 浥兰芳:沾湿了兰花香气。3. 翠陆离:青翠斑斓。4. 幽思发:心中的幽思涌上心头。5. 新枝:嫩枝。6.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兰草的诗。诗人借兰自喻,抒发自己的情怀。首联写诗人在山村中看到兰草,心中暗生幽思;次联写长日不见兰,更添惆怅,于是向友人求助,希望得到新的兰枝;末联以兰自喻,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山村寂寂绿阴移,每浥兰芳翠陆离。
长日不见幽思发,更从新雨乞新枝。
【注释】
【注释】 过万氏别院见旧题有感:经过万氏别院看到以前所题的诗句。万氏别院,即万氏别墅,在今四川江油县北。郭外寻春胜:在城外寻找春天的风光好胜景。郭外,指城郊外。幽怀浥酒卮:内心充满忧愁。浥,沾湿、浸润。酒卮,古代盛酒的器具,这里指酒杯。涧从峰外落:山涧水从山峰之外流下来。涧,小溪或小河。云向竹边移:云彩移动到竹林边上。云向,云飘动的样子。山僧半旧知:山上的老僧人对世事有一定的了解。旧知
【注释】 1. 移:移动、迁移。2. 浥兰芳:沾湿了兰花香气。3. 翠陆离:青翠斑斓。4. 幽思发:心中的幽思涌上心头。5. 新枝:嫩枝。6.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兰草的诗。诗人借兰自喻,抒发自己的情怀。首联写诗人在山村中看到兰草,心中暗生幽思;次联写长日不见兰,更添惆怅,于是向友人求助,希望得到新的兰枝;末联以兰自喻,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安节,吴俨侄孙。 万历五年进士。 授会稽知县,选授御史。 言大学士赵志皋昏庸宜罢,不纳。 视长芦盐,绘饥民图上奏,请振贷。 按江西,疏言税使潘相不法当治罪,不听。 还朝后,陈新政要计,痛规首辅沈一贯。 官至通政使。 乞休去。 有《奏疏遗稿》、《三忠文选》。 生卒年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翻译,然后是注释和赏析。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形容虽老矣,踪迹任飘然。 - "形容"指的是人的外在形象或气质。 - "虽老矣"表明年纪已大。 - "踪迹任飘然"表示无论走到哪里,都如同风一样自由自在。 2. 夏雨淹三市,春风忆九莲。 - "夏雨"指的是夏季的雨水,"淹三市"意味着雨水淹没了整个城市。 - "春风"指的是春天的风
【注释】紫陌:紫色的道路,指京城的大街。金銮:皇宫。分命:分别派遣。左蠡:地名,今江西鄱阳。片帆:一片小帆。左蠡:地名,今属江西省。新涨:新涨的江水。早寒:早晨的寒冷。南国文:南方的文学。运斤手:砍柴人,这里指善于写文章的人。西江:即大江,指长江。派重:流派众多。采诗官:古代负责采集民间歌谣和风俗的官员。安:治理。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为朱养淳撰写的。朱养淳是明朝末年的名臣,曾任礼部尚书等职
即事 旧馆欣重宿,新晴惬令辰。 尘纷无所系,花鸟自相亲。 嘉惠诸生盛,清樽院主频。 素闻亨困旨,贵在熟吾生。 注释: 1. 旧馆欣重宿:旧的书房(或寓所)我很高兴又去住了一次。 2. 新晴惬令辰:新的晴天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3. 尘纷无所系:尘世的纷扰与自己无关。 4. 花鸟自相亲:鸟儿和花儿自然亲近,不须人为干涉。 5. 嘉惠诸生盛:对学生们施舍恩惠,使他们受益匪浅。 6. 清樽院主频
这首诗是诗人在隐居期间的自述,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首句“萍梗何劳计”,意为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的人,无需过于计较计谋,可以随遇而安。诗人通过比喻,强调了隐居生活的自由自在和超脱世俗。 第二句“簟瓢且寓居”,意为用竹席和葫芦作为简陋的生活用具,暂且借住这里。这里的“簟”是一种竹制的卧具,“瓢”则是葫芦做的容器。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适应与接受。
【注释】 过万氏别院见旧题有感:经过万氏别院看到以前所题的诗句。万氏别院,即万氏别墅,在今四川江油县北。郭外寻春胜:在城外寻找春天的风光好胜景。郭外,指城郊外。幽怀浥酒卮:内心充满忧愁。浥,沾湿、浸润。酒卮,古代盛酒的器具,这里指酒杯。涧从峰外落:山涧水从山峰之外流下来。涧,小溪或小河。云向竹边移:云彩移动到竹林边上。云向,云飘动的样子。山僧半旧知:山上的老僧人对世事有一定的了解。旧知
【注释】 1. 宝应杂诗:作者自编的一组七言绝句。 2. 随遇安时命:指随遇而安,顺应自然。 3. 寻幽养性灵:追求幽静的环境修养性情。 4. 登临多古意:登山临水,往往有古人遗迹。 5. 讲诵有儒生:读书讲学,常有儒者。 6. 所贵知通塞:所看重的是通达或闭塞。 7. 尤宜适寝兴:尤其要懂得休息和睡眠的重要。 8. 当为斯是理:应该这样认为才是对的。 9. 不必计枯荣:不必过分计较得失荣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