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木秋风夜,严城漏点长。
诗篇通酒性,山鬼避灯光。
放笔人无老,行歌道在狂。
不能撄俗虑,天地信苍茫。
秋夜
落木秋风夜,严城漏点长。
诗篇通酒性,山鬼避灯光。
放笔人无老,行歌道在狂。
不能撄俗虑,天地信苍茫。
注释:
- 秋风:秋天的风。
- 夜:夜晚。
- 漏点:古代计时器,以漏壶滴水计时,一昼夜为24次。
- 通酒性:指诗能像酒一样使人畅快。
- 山鬼:传说中的山林之神。
- 放笔人:指诗人或文人。
- 撄(yīng):搅扰,打扰。
- 天地信苍茫:大自然充满无限广阔和神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深邃的秋夜景象,通过具体的细节展现了秋天的自然之美。首句“落木秋风夜”,用“落木”形容树叶凋零的景象,暗示了秋天的到来。接着,“严城漏点长”,以漏壶滴水计时的情景来表现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第二、三两句“诗篇通酒性,山鬼避灯光”,将诗比作酒,表达了诗歌的感染力和神秘力量;而“山鬼”则形象地描绘了山林中的神灵形象,他们因诗人的诗句而避开了灯光,显示出对诗人才华的敬畏。
接下来的四句“放笔人无老,行歌道在狂”,进一步赞美了诗人的才情和不羁的性格。这里的“放笔人”指的是敢于自由挥洒笔墨的诗人,“无老”意味着不受年龄限制,始终保持年轻的创作状态。“行歌道在狂”则表达了诗人行吟时的自由奔放,不受世俗束缚的精神风貌。
最后两句“不能撄俗虑,天地信苍茫”,则是诗人抒发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诗人表示自己无法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而是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世界的广阔和自己的渺小。这既是对个人境界的一种追求,也是对整个宇宙的一种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它既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和个性,又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