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米怜儿子,家贫藉舌耕。
频年减研谷,何塾践师盟。
岁熟门为倚,秋乾场可登。
云山望迢递,归及慰衰龄。
负米
负米怜儿子,家贫藉舌耕。
频年减研谷,何塾践师盟。
岁熟门为倚,秋乾场可登。
云山望迢递,归及慰衰龄。
注释:
- 负米:比喻贫穷的家庭。
- 怜:怜悯。
- 籍:依靠,依赖。
- 频年:连续几年。
- 何塾践师盟:指未能履行对师父的承诺。
- 岁熟:指丰收的年份。
- 门为倚:家门可以倚靠。
- 秋乾场可登:秋天的庄稼可以收割。
- 云山:形容遥远的地方。
- 迢递:遥远的样子。
- 归及:回家的时候。
- 慰衰龄:安慰年迈的自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贫穷家庭在丰收时的生活情景的诗歌。首句“负米”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贫穷生活的无奈和同情。接下来,诗人通过“家贫藉舌耕”表达了依靠自己的努力来维持生计的情景。
第二句“频年减研谷”,描述了连续几年粮食减少的情况,进一步强调了家庭的贫困。接下来的“何塾践师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履行对师父承诺的愧疚和无奈。
最后四句“岁熟门为倚,秋乾场可登。云山望迢递,归及慰衰龄。”则描绘了丰收时节的喜悦以及回家时的心情。诗人期待着丰收的季节,盼望着能够改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年迈的自己能够有所安慰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贫穷家庭在丰收季节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变化,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