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春深暮雨昏,怀归畏有简书存。
三年雪鬓行荒服,万里冰心答至尊。
永夜衰亲频入梦,何时稚子一迎门。
龙眠樱笋闻无恙,短褐黄冠是主恩。

【解析】

这是一首边塞之作。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动人的边塞图景,抒发自己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情。首联“南诏春深暮雨昏,怀归畏有简书存”,点明诗题,写自己怀念家乡的心情。“南诏”是唐时在今云南省一带建立的地方政权。“春深暮雨昏”写出了诗人在云南的孤独和寂寞。“怀归”二字直抒胸臆,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颔联“三年雪鬓行荒服,万里冰心答至尊”写自己身在异地,但始终不改其志,报效朝廷的决心。“三年”与“一”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忠贞不渝。“荒服”是指边远荒凉之地,这里借指边疆地区。“万里冰心”比喻自己的一片丹忱,报效朝廷的决心坚定不移。尾联“永夜衰亲频入梦,何时稚子一迎门”,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龙眠樱笋闻无恙,短褐黄冠是主恩”,写自己对家乡的思念。“龙眠”“樱笋”,都是地名。“短褐黄冠”指自己身穿粗布衣,头戴黄巾(即道冠),这是当时隐士的标志。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想念家乡的樱笋,想见家乡的龙眠山,想见家乡的隐士,他们一定还在那里吧!这两句是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念,也是他对自己报国理想的坚持。

【答案】

译文:

南诏春深暮雨昏,怀归畏有简书存。

三年雪鬓行荒服,万里冰心答至尊。

永夜衰亲频入梦,何时稚子一迎门。

龙眠樱笋闻无恙,短褐黄冠是主恩。

赏析:

《滇中有怀》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此诗前二句写自己身居异域而思乡之情;后四句则写家人对自己思念之情。诗中表现了李商隐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表现出他忠君爱国、报效朝廷的坚定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