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山中萝月凉,谁家玉箫调凤凰。
清歌宛转续霓裳,山中之人乐未央。
乐未央,天欲曙。
停杯悄然共相语,明月未尽莫归去。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等方位出发,答题时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重点考核情感的体现和表达。此诗是写月夜山行所见所感。开头二句“九龙山中萝月凉,谁家玉箫调凤凰”,写的是月下景色。“萝月”,月色清冷如水。九龙山,即九龙泉山,在今四川彭县东北,山上有泉名九龙泉。这两句说,在凉爽的月色笼罩着九龙山的夜晚,是谁吹玉箫来伴奏凤凰的鸣声?“谁家玉箫?”点明“凤”字,与上句的“萝月”相照应。“调凤凰”,指箫声宛转悠扬,好似凤凰在歌唱。诗人以“凤”为题,正说明山中之月,如同凤凰浴于水中那样皎洁明亮。“清歌宛转续霓裳”,写箫声宛转悦耳,歌声缠绵不断。“霓裳”,相传黄帝的女儿叫“女蜗”,传说她游于洛水之上,看见彩虹之下,有凤鸟停歇,便取凤冠做衣服,穿在身上,飞向天界,成为仙女。后人遂借指女子的华丽衣服。这句写月光映照着美丽的山景,也暗指那优美的歌声。

“山中之人乐未央。”是说在这美妙的月夜之下,山中人尽情地欢歌。“未央”二字,写出了月圆之夜,人们欢乐的情绪没有终止。“乐未央”,意谓欢乐无穷无尽。“天欲曙”三句是说月亮快要落山了,山中的人们还沉浸在欢乐之中,不想离去。

末联“明月未尽莫归去”,意思是:明月还没落下去,不要回去吧。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高远。

【答案】

八月十五夜山中

九龙山中萝月凉,谁家玉箫调凤凰。

清歌婉转继霓裳,山中之人乐未央。

天欲曙,乐未终,

明月未尽莫归去。

赏析:

这是一首写月夜山行所见所感的七言绝句。

首联“九龙山中萝月凉,谁家玉箫调凤凰”,描写的是月下景色。“九龙山”,指九龙山,在今四川彭州东南,山上有泉名九龙泉。这两句说,在凉爽的月色笼罩着九龙山的夜晚,是谁吹玉箫来伴奏凤凰的鸣声?“谁家玉箫?”点明“凤”字,与上句的“萝月”相照应。“萝月”“凤”,均为名词用作动词,“萝”是草名,这里指藤蔓覆盖的山石,“凤”是凤凰,这里指凤凰在浴池中沐浴。两句写月下景色。“调凤凰”,指箫声宛转悠扬,好似凤凰在歌唱。诗人用“凤”为题,正说明山中之月,如同凤凰浴于水中那样皎洁明亮。

颔联“清歌婉转继霓裳”,描写的是箫声宛转悦耳,歌声缠绵不断。“霓裳”,传说黄帝的女儿叫“女蜗”,传说她游于洛水之上,看见彩虹之下,有凤鸟停歇,便取凤冠做衣服,穿在身上,飞向天界,成为仙女。后人遂借指女子的华丽衣服。这句写月光映照着美丽的山景,也暗指那优美的歌声。

颈联“山中之人乐未央”,意思是:在这美妙的月夜之下,山中人尽情地欢歌。“未央”,意为欢乐无穷无尽。“乐未终”,意谓欢乐无穷无尽。

尾联“明月未尽莫归去”,意思是:明月还没落下去,不要回去吧。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高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