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明江水净,潮落江帆急。
白鸟趁斜阳,衔鱼沙渚立。
【注释】江水:指长江。江水澄澈,霞映其上,波平浪静;潮落时,江帆飞卷,疾速而归。白鸟趁斜阳,衔鱼沙渚立。
【赏析】此诗写景抒情,意境清幽,情致高远。首联写江水的澄清和江上帆影的飞逝。颔联写江中白鸟趁着夕阳余晖捕鱼的景象。颈联以“沙渚”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渔舟在夕阳下归航的宁静画面。全诗通过对江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
霞明江水净,潮落江帆急。
白鸟趁斜阳,衔鱼沙渚立。
【注释】江水:指长江。江水澄澈,霞映其上,波平浪静;潮落时,江帆飞卷,疾速而归。白鸟趁斜阳,衔鱼沙渚立。
【赏析】此诗写景抒情,意境清幽,情致高远。首联写江水的澄清和江上帆影的飞逝。颔联写江中白鸟趁着夕阳余晖捕鱼的景象。颈联以“沙渚”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渔舟在夕阳下归航的宁静画面。全诗通过对江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
【注释】江水:指长江。江水澄澈,霞映其上,波平浪静;潮落时,江帆飞卷,疾速而归。白鸟趁斜阳,衔鱼沙渚立。 【赏析】此诗写景抒情,意境清幽,情致高远。首联写江水的澄清和江上帆影的飞逝。颔联写江中白鸟趁着夕阳余晖捕鱼的景象。颈联以“沙渚”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渔舟在夕阳下归航的宁静画面。全诗通过对江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
吴大经是一位明代的诗人。 字元常,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均值得人们深入了解与研究。通过对吴大经及其作品的探讨,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诗歌的文化特点和艺术魅力,还可以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沼上对月 又对青霄月一钩,金波玉露正宜秋。 自应暮景重加励,遮莫年华似水流。 【注释】 沼:池,水潭。 又:再一次。 青霄:指天空。 一钩:弯月。 金波玉露:形容月光如金、如珠、如玉般美丽。 暮景:傍晚的景象。 励:勉励。 遮莫:即使。 【赏析】 首句写天上的月亮,次句写水中的月亮。“又”字,表明这是作者第二次赏月。“青霄”,即蓝天,诗人用此词,形容月亮高悬于碧空之中,犹如挂在天边的一个银钩
注释1: 涿州:古郡名,今河北省境内。 寂寂楼桑村下路,王孙贩屦竟何之:静悄悄的楼桑村庄下小路上,王子贩履(一种鞋)到哪里去呢? 译文:寂静的楼桑村落小路下,王子贩鞋去了什么地方? 赏析: 此诗首句写景,“楼桑村下路”点出地点;次句叙事,“王孙贩屦竟何之”,表明主人公的身份和此行的目的,也暗示了他命运多舛、前途未卜的凄凉处境。第三句用豫州的典故,说明他可能去幽燕,第四句是作者的议论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逝去的青春和时光的感慨。 第一句“予书月台字月既毕台字误落笔而为壹”,意为我在石泉的东窗前写下了“月”字,但是因为笔误,写成了“壹”。这里用笔误来比喻人生的遗憾。 第二句“又书钩以足之惜无出处也徐思曩在石泉时东窗对一钩之月在缺月五更头寒光皎清夜之句感怀”,意为我又补上了一个钩,但可惜没有地方可以放它。这里的“一钩之月”指的是诗人年轻时对美好事物的期望
【注释】 1. 候晓:天刚亮时。 2. 东林:指寺院名。 3. 残月:不圆之月。 4. 宛然:仿佛,好像。 5. 鄙句:自谦之作。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感叹。前两句写景,写自己与月相伴;后两句是抒情,写自己对往昔的追忆和感叹。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意境幽远含蓄。 首句“坐对东林月一钩,寒光皎皎近清秋。”写诗人在早晨时分,坐在寺院中,面对着一轮明月。这轮月亮就像一把弯钩
【赏析】 此诗以“即事”为题,写的是诗人山居生活中的一个平凡场景。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清新自然,耐人寻味。 “飒飒树头风,山犬吠不已。”开头两句描写了一幅幽静的山村夜景:飒飒风声,从树梢飘下,似在诉说着夜已深了。这时,忽然传来几声断断续续的狗叫,原来是有一只山犬在狂吠。“山犬吠不已”,既点出了“山”,又写出了山中犬的性情——吠叫不止,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呼童启柴扉,明月照溪水
注释:三伏天热得让人难以忍受,漫长的原野上层层叠嶂的山峦让人感到疲惫。竹林深处的小院是一个宜人的地方,冰簟(竹席)上吹来的清风使人心情舒畅。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夏日避暑景致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展现了夏天的炎热和人们如何寻找避暑之地的场景。同时,诗中的"竹林深院宜人处"等词语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