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容舒是清代的诗人,以其考据之学和文学作品闻名。
原名不详,字容舒,生于1685年,卒于1764年,祖籍江南,后因明成祖永乐迁都而迁至直隶(今河北)献县。康熙五十二年(1713),他中恩科举人,之后历任户部、刑部属官,并外放云南姚安知府,为政有贤声。纪容舒不仅在政界有所作为,其道德文章亦名一时,尤长考据之学,著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书籍。
纪容舒是清代的诗人,以其考据之学和文学作品闻名。
原名不详,字容舒,生于1685年,卒于1764年,祖籍江南,后因明成祖永乐迁都而迁至直隶(今河北)献县。康熙五十二年(1713),他中恩科举人,之后历任户部、刑部属官,并外放云南姚安知府,为政有贤声。纪容舒不仅在政界有所作为,其道德文章亦名一时,尤长考据之学,著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书籍。
【注释】 (1)始祖:指祖先。 (2)云孙:指族中子孙。再造家,比喻重建家业。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族中子孙建家立业的诗。上句写始祖迁地创业,下句写族中子孙继承先业,再创辉煌。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族中子孙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够像先辈那样,为家族创造更大的财富和荣耀
纪容舒是清代的诗人,以其考据之学和文学作品闻名。 原名不详,字容舒,生于1685年,卒于1764年,祖籍江南,后因明成祖永乐迁都而迁至直隶(今河北)献县。康熙五十二年(1713),他中恩科举人,之后历任户部、刑部属官,并外放云南姚安知府,为政有贤声。纪容舒不仅在政界有所作为,其道德文章亦名一时,尤长考据之学,著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书籍
侯文灯是清代的诗人。以下是对侯文灯的介绍: 1. 生平经历 - 早年教育:侯文灯生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667),字伊传,号逸季,是无锡人。他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贡生的身份显示了他在当时学术上的成就。 - 仕途生涯:侯文灯曾担任候选训导,这是清朝的一种官职,负责教授和指导学生学习。在圣祖玄烨南巡时,他献诗被选入南书房,这显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 家庭情况:侯文灯的母亲年老归家后
清湖南益阳人,字贶生,号润芝,亦作润之、咏芝。 道光十六年进士。 道光末署贵州镇远知府,镇压苗民及李元发起事。 咸丰四年,以道员率勇由湘入鄂,进攻太平军。 在鄂历按察使、布政使,署巡抚。 六年,攻克武昌,实授巡抚。 后派遣湘军李续宾等部进攻赣、皖。 三河败后,仍支援曾国藩、曾国荃兄弟进攻安庆。 林翼在鄂定厘金,通盐运,多方筹饷,为湘军后盾。 十一年,在太湖县前线,督攻安庆,因陈玉成军西进
纪容舒是清代的诗人,以其考据之学和文学作品闻名。 原名不详,字容舒,生于1685年,卒于1764年,祖籍江南,后因明成祖永乐迁都而迁至直隶(今河北)献县。康熙五十二年(1713),他中恩科举人,之后历任户部、刑部属官,并外放云南姚安知府,为政有贤声。纪容舒不仅在政界有所作为,其道德文章亦名一时,尤长考据之学,著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