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始祖初迁地;此日云孙再造家。
【注释】
(1)始祖:指祖先。
(2)云孙:指族中子孙。再造家,比喻重建家业。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族中子孙建家立业的诗。上句写始祖迁地创业,下句写族中子孙继承先业,再创辉煌。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族中子孙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够像先辈那样,为家族创造更大的财富和荣耀。
当年始祖初迁地;此日云孙再造家。
【注释】
(1)始祖:指祖先。
(2)云孙:指族中子孙。再造家,比喻重建家业。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族中子孙建家立业的诗。上句写始祖迁地创业,下句写族中子孙继承先业,再创辉煌。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族中子孙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够像先辈那样,为家族创造更大的财富和荣耀。
【注释】 (1)始祖:指祖先。 (2)云孙:指族中子孙。再造家,比喻重建家业。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族中子孙建家立业的诗。上句写始祖迁地创业,下句写族中子孙继承先业,再创辉煌。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族中子孙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够像先辈那样,为家族创造更大的财富和荣耀
纪容舒是清代的诗人,以其考据之学和文学作品闻名。 原名不详,字容舒,生于1685年,卒于1764年,祖籍江南,后因明成祖永乐迁都而迁至直隶(今河北)献县。康熙五十二年(1713),他中恩科举人,之后历任户部、刑部属官,并外放云南姚安知府,为政有贤声。纪容舒不仅在政界有所作为,其道德文章亦名一时,尤长考据之学,著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书籍
【注释】 出入:指张之洞的一生。三朝:清朝入关后的三个朝代。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地方。温国:指北宋名臣范仲淹(范希文)。悲吟:悲叹。温国风流:指范希文的诗文才气。冰水寒:喻清正廉洁,不染世俗。兰陵:指西汉人王吉,他以隐居不仕而闻名于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张之洞的颂扬。诗中“出入历三朝,图授明堂”,赞其历经三个朝代,为官清廉;“追从逾廿载,篇传劝学”,“篇传”二字,既指《劝学解》
【注释】 九重:指朝廷。天鉴心;皇帝的心。鉴,照察、洞察。 四海:指天下。知:知晓。鬓(bìn)有霜:头发上出现白发。 【赏析】 这首诗是贺梁鼎芬的寿联,祝贺他年事已高而精神不衰,祝愿他长寿。诗中用“九重天”、“四海人”和“日”与“鬓有霜”来比喻人的衰老过程,形象地说明人老了,精神仍然可以保持年轻,希望他永远保持着这种精神和活力
【注释】挽:哀悼死者,向死者表示慰问;张之洞:字孝达,湖南长沙人;宗臣:指有德才的大臣。 【赏析】此诗是作者对张之洞的挽词。张氏为人刚直不阿,为官清廉,故作者称他为“清高”。联句中“小子”是对张之洞的尊称
巧对 潘金莲大闹葡萄架;宋玉树小住樱桃街。 【注释】 巧:灵巧,巧妙。 潘金莲:指《水浒传》中的女子潘金莲。 宋玉树:指《西厢记》中的男子宋玉树。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两个女子。“巧”字点出了这两个女子的聪明才智,“大闹”、“小住”二字则写出了她们的豪放洒脱。 “潘金莲大闹葡萄架”,是说潘金莲在葡萄架下大声喧哗,尽情地嬉戏。这里的“葡萄架”指的是一个架子,架子上长满了葡萄
注释: 巧对:巧妙的对应。 父戊子,子戊子:父亲用“戊”字,儿子也用“戊”字。 师司徒,徒司徒:教师用“师”,学徒用“徒”。 师徒司徒:老师和学生都叫“师”。 赏析: 这是一首有趣的对仗诗,诗人巧妙地利用了汉字字形的相似性,通过父子、师生之间的对应,展现了汉字的对称美。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教育中师道尊严的观念
【注释】 伯夷:商朝末年孤竹君的第二个儿子,因反对父王的昏庸统治出走,后饿死在首阳山。 非:不是 其君:指他的君主 致:归顺 为臣而归:做臣子却归顺了。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赏析】 本篇选自《史记·伯夷列传》,作者司马迁对伯夷与叔齐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 “对客句”即开头一句,诗人借伯夷不事其君,叔齐不事其君,表现了他们高洁的品格和高尚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