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舒,原名纪容舒,清代诗人
纪容舒是清代的诗人,以其考据之学和文学作品闻名。
原名不详,字容舒,生于1685年,卒于1764年,祖籍江南,后因明成祖永乐迁都而迁至直隶(今河北)献县。康熙五十二年(1713),他中恩科举人,之后历任户部、刑部属官,并外放云南姚安知府,为政有贤声。纪容舒不仅在政界有所作为,其道德文章亦名一时,尤长考据之学,著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书籍。
容舒,原名纪容舒,清代诗人
纪容舒是清代的诗人,以其考据之学和文学作品闻名。
原名不详,字容舒,生于1685年,卒于1764年,祖籍江南,后因明成祖永乐迁都而迁至直隶(今河北)献县。康熙五十二年(1713),他中恩科举人,之后历任户部、刑部属官,并外放云南姚安知府,为政有贤声。纪容舒不仅在政界有所作为,其道德文章亦名一时,尤长考据之学,著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书籍。
【注释】 (1)始祖:指祖先。 (2)云孙:指族中子孙。再造家,比喻重建家业。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族中子孙建家立业的诗。上句写始祖迁地创业,下句写族中子孙继承先业,再创辉煌。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族中子孙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够像先辈那样,为家族创造更大的财富和荣耀
纪容舒是清代的诗人,以其考据之学和文学作品闻名。 原名不详,字容舒,生于1685年,卒于1764年,祖籍江南,后因明成祖永乐迁都而迁至直隶(今河北)献县。康熙五十二年(1713),他中恩科举人,之后历任户部、刑部属官,并外放云南姚安知府,为政有贤声。纪容舒不仅在政界有所作为,其道德文章亦名一时,尤长考据之学,著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书籍
侯文灯是清代的诗人。以下是对侯文灯的介绍: 1. 生平经历 - 早年教育:侯文灯生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667),字伊传,号逸季,是无锡人。他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贡生的身份显示了他在当时学术上的成就。 - 仕途生涯:侯文灯曾担任候选训导,这是清朝的一种官职,负责教授和指导学生学习。在圣祖玄烨南巡时,他献诗被选入南书房,这显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朝廷的认可。 - 家庭情况:侯文灯的母亲年老归家后
奚自,字公石,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他出生于芜湖,并活跃在顺康年间。 奚自的生平虽然不广为人知,但他的作品《雨过板桥寺·古寺隐松篁》却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这首诗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作者归心似箭的心境。通过这样的描述,不仅让人感受到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还能感受到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