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钜维
【注释】 出入:指张之洞的一生。三朝:清朝入关后的三个朝代。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地方。温国:指北宋名臣范仲淹(范希文)。悲吟:悲叹。温国风流:指范希文的诗文才气。冰水寒:喻清正廉洁,不染世俗。兰陵:指西汉人王吉,他以隐居不仕而闻名于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张之洞的颂扬。诗中“出入历三朝,图授明堂”,赞其历经三个朝代,为官清廉;“追从逾廿载,篇传劝学”,“篇传”二字,既指《劝学解》
【注释】 九重:指朝廷。天鉴心;皇帝的心。鉴,照察、洞察。 四海:指天下。知:知晓。鬓(bìn)有霜:头发上出现白发。 【赏析】 这首诗是贺梁鼎芬的寿联,祝贺他年事已高而精神不衰,祝愿他长寿。诗中用“九重天”、“四海人”和“日”与“鬓有霜”来比喻人的衰老过程,形象地说明人老了,精神仍然可以保持年轻,希望他永远保持着这种精神和活力
梁节庵招集吴公祠登高用朱文公天湖寺诗韵 【注释】 1. 梁节庵:即梁清标,明末清初学者、文学家。 2. 吴公祠:在今江苏苏州吴县(古称吴国)。为纪念三国时吴国的忠臣伍子胥而建。 3. 秋蒲柳:指秋天的草木。 4. 旅食江关:指长期在外漂泊,生活无定。 5. 假日:闲暇的日子。 6. 舒倦眼:让眼睛从劳累中解脱出来。 7. 寥天风物:形容天空和自然景物清美宜人。 8. 缁尘:佛教徒所穿的黑色衣服
注释及赏析: 1. 朱顶元晴旧缟衣 - 注释: 描述的是一只鹤的外观,其中“朱顶”指的是它头顶的颜色鲜艳如朱砂,而“元晴”则暗示其羽毛的颜色或状态。 - 赏析: 此句通过色彩描绘展现了鹤的华丽与尊贵形象,朱顶元晴象征着鹤的美丽与不凡。 2. 芝田有梦未能归 - 注释: 表达了鹤虽身处美好的环境(芝田)却不能自由飞翔的愿望。 - 赏析: “芝田有梦”意味着鹤生活在充满香气的草地之中(芝田)
注释 饲鹤:喂养白鹤,以供其食用。 鸡鹜群争尽日忙:鸡鸭等家禽整天忙碌地争着抢食。 清唳:鸣叫声清脆响亮。 凌霄翮:形容鹤的翅膀高耸入云。 苦傍人家觅稻粱:辛苦地到人家那里找吃的。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养鹤人的生活状态,通过描绘养鹤人喂食时的情景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讽刺。诗中的“饲鹤”二字,直接点明了主题,即养鹤人喂养白鹤。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描写鸡鸭等家禽整天忙碌的场景以及鹤的鸣叫声
西郊 鸡头菱蔓满溪湾,渺渺渔村白水环。 堤下行人堤上柳,夕阳驴背看秋山。 【注释】 西郊:今北京西南角的一带。 鸡头菱:即菱角。菱蔓:长在水边的草本植物,茎叶蔓延如鸡头而得名。 渺渺:形容湖面广阔,看不到边际。渔村:指湖边的小村庄。白水:指清澈的湖水。 堤上行人堤上柳,夕阳驴背看秋山。 【赏析】 这首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首句写湖边的景色。第二句写湖上的渔民活动。第三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那计痴儿笑老颠,尽寻乐事傲顽仙。 云烟过眼能娱我,晴雨何心莫问天。 注释:那计痴儿(指诗人自己)嘲笑自己的年老体衰,总是去寻找快乐的事情,以傲视那些顽固不化的人。云烟飘过眼前能使我快乐,晴天和雨天对我来说都无所谓,不要管上天的意思。 画里溪山疑隔世,镜中勋业惜流年。 注释:画中的溪山景色似乎与我相隔了一世,镜中的功名业绩让我感叹岁月的流逝。 壮夫正有屠鲸技,如此消磨亦可怜。 注释
九重天鉴心如日;四海人知鬓有霜。
朱顶元晴旧缟衣,芝田有梦未能归。 区区莫羡潭皋粟,上相从来不要肥。
望秋蒲柳早衰时,旅食江关久未归。 假日登临舒倦眼,寥天风物尚清晖。 也知钝士难供世,争信缁尘解涴衣。 欲抚朱弦还敛手,遗音谁与辨希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