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秋蒲柳早衰时,旅食江关久未归。
假日登临舒倦眼,寥天风物尚清晖。
也知钝士难供世,争信缁尘解涴衣。
欲抚朱弦还敛手,遗音谁与辨希微。

梁节庵招集吴公祠登高用朱文公天湖寺诗韵

【注释】

  1. 梁节庵:即梁清标,明末清初学者、文学家。
  2. 吴公祠:在今江苏苏州吴县(古称吴国)。为纪念三国时吴国的忠臣伍子胥而建。
  3. 秋蒲柳:指秋天的草木。
  4. 旅食江关:指长期在外漂泊,生活无定。
  5. 假日:闲暇的日子。
  6. 舒倦眼:让眼睛从劳累中解脱出来。
  7. 寥天风物:形容天空和自然景物清美宜人。
  8. 缁尘:佛教徒所穿的黑色衣服。
  9. 希微:微妙,细微。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日登高之作,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感受。
    首句“望秋蒲柳早衰时”,诗人以“望”字起头,表达了自己对岁月流转的感慨。秋蒲柳是秋天的代表,它们早早地开始凋零,这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诗人通过对这一景象的观察,引发了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第二句“旅食江关久未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长期在外漂泊,没有归宿之地,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感受让他倍感辛酸。这也表明,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漠和超脱,他更看重的是心灵的自由和安宁。
    第三句“假日登临舒倦眼,寥天风物尚清晖”,诗人利用“假日”一词,表达了自己在闲暇时刻能够放松心情、欣赏美景的喜悦。这里的“寥天风物”指的是天空和自然景物,它们都显得格外清新美丽。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美景的描绘,传达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四句“也知钝士难供世,争信缁尘解涴衣”,则转向了对世俗的看法。诗人认为那些平庸的人难以承担世间的责任和重担,而缁尘(指僧尼)的污垢却可以洗去,显示出诗人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批判。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人生观:他宁愿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也不追求世俗的成功和地位。
    最后一句“欲抚朱弦还敛手,遗音谁与辨希微”,则是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的感叹。尽管他有着高尚的理想和情操,但现实的残酷和冷漠使他感到无力和无奈。他想弹奏一曲美妙的琴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最终却只能无奈地收手。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纠结,也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色和自己的生活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和理想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喜爱和赞美,也揭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批评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