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杨柳正萧条,游子秋深放小舠。
故国明晨空对菊,他乡何处独题糕。
寒潮带雨催兰桨,霜叶随风恋布袍。
此去不须寻往迹,越王宫殿总蓬蒿。

【注释】

九月初八,送友人到越州;

江边杨柳正萧条,游子秋深放小舠。

故国明晨空对菊,他乡何处独题糕?

寒潮带雨催兰桨,霜叶随风恋布袍。

此去不须寻往迹,越王宫殿总蓬蒿。

【赏析】
《九月八日送友之越》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东坡的一首诗作。此诗为赠别之作,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未来路途的祝福。全诗以“秋”字贯穿始终,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江边杨柳正萧条”,描绘了江边的景色,杨柳已经凋零,显得萧瑟凄凉。这里的“萧条”二字,既形容了季节的寒冷,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

次句“游子秋深放小舠”,描绘了游子在秋日里乘船远行的情景。这里的“小舠”指的是小船,象征着诗人和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第三句“故国明晨空对菊”,回忆了故乡的景象。诗人想象自己回到故乡时,明早醒来面对菊花的场景,这既是一种对故乡的回忆,也是一种对朋友离别的感慨。这里的“空对菊”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无法陪伴在身边的遗憾之情。

第四句“他乡何处独题糕”,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时的孤独与无助。诗人想象自己身在他乡,独自品尝着家乡的糕点,这种孤独与无助的情感溢于言表。这里的“独题糕”不仅是一种生活上的不便,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第五句“寒潮带雨催兰桨”,描绘了寒潮天气中,江水带着雨水,催促着划桨前行的情景。这里的“兰桨”指的是用兰花制成的船桨,象征着诗人和朋友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然而,由于天气恶劣,使得诗人不得不加快步伐,以便尽快到达目的地。

第六句“霜叶随风恋布袍”,描绘了霜降时节,树叶被风吹落,纷纷扬扬地落在身上的场景。这里的“恋布袍”既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诗人自身境遇的一种隐喻。诗人在感叹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身处逆境中的无奈与悲凉。

最后一句“此去不须寻往迹,越王宫殿总蓬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道路的祝福。诗人认为,友人这次远行无需再去寻找过去的足迹,因为越王的宫殿现在已经荒芜,不再有任何意义。这里的“蓬蒿”指的是草丛,象征着荒凉和消逝。而“总蓬蒿”则表示无论走到哪里,都难以摆脱这些困境和挫折。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