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年清德畏人知,投绂归来两鬓丝。
犀首岂为无事饮,虎头终属有才痴。
笑谈枕石宜佳客,点缀虞山要好诗。
世乱莫嫌竹乐晚,春风杖履步迟迟。

【注释】

⑴清德:指品德高尚。投绂:古时官员解职时将印绶系于木棍上,称“投绂”,即辞官。虎头:《世说新语·容止》:“王右军年减十岁时,王敦谓石崇曰:‘卿与王安期作尔何如?’云:‘安期珠玉在前,王在后,安期不得作尔。’”后因以“虎头”比喻有文才的人。犀首:《庄子·外物篇》:“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其两足,谓之‘跛鳖’。”后因以“犀首”为有才智者的代称。虞山:即句曲山,在今江苏句容西北。

⑵佳客:好的客人。竹乐:《列子·汤问》:“昔者鲁哀公问于孔子曰:‘敢问《九韶》、《六骥》、《二南》,何者最善? ’孔子对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后因以“竹乐”为颂扬贤才之词。杖履:《庄子·让王》:“楚王闻孔子贤,使使者厚币迎之,孔子持斧无措,使者三往,孔子不应而逃。”后人遂以“杖履”为归隐的代称。迟:迟缓,缓慢。

【赏析】

此为酬赠诗。诗人在诗中赞扬庞郦亭先生清正廉洁、才华横溢,又劝他归隐山林,不要为俗务所累。

开头四句赞庞郦亭先生清廉高洁、淡泊名利。

“卅年”二句,写庞郦亭先生辞官归乡。“投绂”、“两鬓丝”,是典出《史记·汲郑列传》:“公孙弘以荐举贤良文学为丞相,开东阁,延贤者与计事,乃言弘位在三公下,天子不说,心内以为殊不及也。于是天子乃拜弘为御史大夫,迁次三公。”后因以“投绂”指退职。这里用典,意谓先生多年为官,如今功成身退,可以颐养天年了。

“犀首岂”二句,写庞郦亭先生才华出众。“犀首”,典出《世说新语·品藻》:“谢安年少时,请阮光禄道《白马论》,为论渊美伟长,超绝辈表。”后来便称有文才的人为“犀首”。这里说,先生岂能闲居无事地饮酒作乐?你终是有才华的人!

“笑谈”二句,写庞郦亭先生雅趣高雅,能与自然景致融为一体。这两句是写先生喜欢在石头上小憩、吟诗作画的生活情景。“枕石”,典出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张华梦见一石床如席,卧其上,不觉欲睡,及觉,见床头有一镜,照视已失形。既悟,不知所在。俄而还见床前生青草数茎。”后因以“枕石”喻隐居生活。“点缀”,典出《太平御览》卷七○引晋陆机《招隐诗》:“林园敛暝色,点缀绿苔衣。”这里指在山中点缀风景,写出了先生的雅兴和爱好。

“世乱”二句,写庞郦亭先生在动乱的社会中仍保持恬静的生活情趣。“竹乐”,“竹简”上的乐音,这里借指琴声。“竹乐晚”,典出唐韩偓《寄崔司空书》:“竹里风来听竹声,日斜犹自掩柴扃。世间多少闲言语,都入春风竹叶青。”意思是世间许多闲话,都随着春天的到来,被那风吹到竹林里去了。“竹乐晚”是说此时竹乐悠扬,正是赏春时节。

末联写先生晚年生活情趣恬淡。“步迟迟”,典出唐杜甫《题柏树》:“路转溪桥晚,愁看独树西。”这里用其意,意谓先生步履悠闲,悠然自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