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不加鞭老可知,行年四十竟如斯。
韩休卖药人犹识,刘向传经子已迟。
誉至莫欣非胜侣,毁来加惕是良师。
读书空负平生愿,静闭衡门且待时。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 “壮不加鞭老可知”:
- “壮”指年轻时。
- “加鞭”通常指鞭策自己,这里比喻为不断努力。
- “老可知”意味着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知道何时应该停止。
- 注释:随着年轻时期的不断努力,到了老年自然会明白何时该停下来。
- “行年四十竟如斯”:
- “行年”指的是年龄或岁月。
- “竟”是最终的意思。
- 这句诗表达的是到了某个年龄阶段,自然会有所领悟,如同到达了某个终点。
- 注释:到了四十岁这个年龄阶段,自然明白了一些事情。
- “韩休卖药人犹识”:
- “韩休”是指唐代宰相韩休。
- “卖药”在这里可能是指韩休曾经做过医药生意。
- “人”指的是普通人。
- “犹识”表示仍然认识。
- 注释:即使是普通人,也可能记得韩休。
- “刘向传经子已迟”:
- “刘向”是指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目录学家刘向。
- “传经”指的是传授经书。
- “子”指的是学生或后学。
- “已迟”表示已经晚了。
- 注释:即使有优秀的弟子也晚了,无法及时传承知识。
- “誉至莫欣非胜侣”:
- “誉至”指的是赞誉的到来。
- “莫欣”即没有高兴的意思。
- “非胜侣”表示不是最佳的朋友或者伙伴。
- 注释:当赞誉到来时,如果没有因此而感到高兴,那么就不能算是最佳的友人或伙伴。
- “毁来加惕是良师”:
- “毁来”指的是诋毁或批评。
- “加惕”表示更加小心谨慎。
- “是”表示判断。
- “良师”是指好的老师。
- 注释:面对诋毁和批评时,如果能够保持警惕,那么他就是一个好的老师。
- “读书空负平生愿”:
- “读书”指的是读书学习。
- “空”表示徒然,徒劳。
- “负”表示失去。
- “平生愿”指的是一生的愿望或目标。
- 注释:在读书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自己的一生愿望未能实现。
- “静闭衡门且待时”:
- “静闭”表示安静地关闭。
- “衡门”指的是简陋的门,常用来形容隐居或简朴的生活。
- “且待时”表示暂且等待时机。
- 注释:在安静地关闭自己的门扉之后,可以暂时等待时机的到来。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首诗的译文:
随着年轻时的努力,到了四十岁时自然会明白何时应该停下。尽管年纪大了,但仍然有人记得我。即使有优秀的学生,如果不能及时传承知识,也不是最好的朋友或伙伴。面对诋毁和批评,如果能保持警惕,就是一个好的老师。在读书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自己的一生愿望并未实现。在安静地关闭自己的门之后,可以暂时等待时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