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妙笔本翩翩,瘦石孤松拟散仙。
自笑酸寒无此福,画图聊结小因缘。

【赏析】

《自题孤松独立图四首》是宋代诗人苏轼的组诗作品,共四首,此为第四首。这是一组写画松的作品,每首诗都以一个“松”字开头,分别咏叹了瘦石、孤松、枯木等形象,抒发了作者在仕途上屡受挫折后,仍然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由闲散生活的向往之情。

王君妙笔本翩翩,瘦石孤松拟散仙。(其一)王君:指王诜。王诜字晋卿,一字晋卿子,宋仁宗时进士及第;英宗初年,官至翰林学士,封韩国公。其善书法,有“三绝”。其诗清丽俊逸,尤长于五律。苏轼称其诗“如瑶琴玉柱,铿锵清婉,使人听而悦之”(见《东坡志林》)。“翩翩”,形容舞姿优美轻盈。王君善于绘画,苏轼曾称赞其“画松似散仙”(见《东坡志林》)。瘦石孤松,即孤松瘦石,用来形容画中松树的形象。拟:摹仿,模仿。散仙:散仙指仙人,这里指松树。

自笑酸寒无此福,画图聊结小因缘。(其二)自笑:自嘲。苏轼一生多次遭贬,仕途坎坷,但并不气馁。他常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认为人生就像一杯酒,酸甜苦辣皆有,关键在于自己的态度:“酒酣正坐,有顷欣然起曰:‘吾已戒酒矣。’”(《与鲜于子骏书》)因此,即使身处逆境,他也能泰然处之,并以此安慰自己:“我生之年逢世衰,犹携万古一杯酒。”(《临江仙·夜归临皋》)苏轼的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正是他艺术创作的精神所在:“文如泉源,不择地可涌出。”(《潮州韩文公庙碑》)苏轼的诗也多表现出这种豪迈奔放的风格。《赤壁赋》中“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句,表达了他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思想。苏轼的这种人生态度和艺术创作精神,在他的许多诗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酸寒无此福”是说苏轼虽然屡遭贬谪、生活困顿,但却能保持一种乐观开朗的心态,这正与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的人生态度相吻合。“聊结小因缘”是说苏轼借绘画松树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志向。

【注释】

王君:王诜。字晋卿,一字晋卿子。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累迁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兼御史中丞。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侍中,封韩国公,次年致仕。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卒,年六十八。工书,擅画,有”三绝”之称。画松如散仙。瘦石孤松,用来形容画中松树的形象。

【译文】

自题画松,王君的笔墨潇洒飘逸(其一)。

我自笑命运如此艰难贫寒(其二),却无此福分(其三)。

借绘画松树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志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