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勉效秦庭哭,岌岌孤城待救兵。
策马出关终辱命,引狼入室太伤情。
愿期闯贼罹天网,讵料清军夺帝京。
国破君亡谁可诉,恨无一剑送残生。

【诗句释义】

  1. 吴三桂借兵:这里指明朝末年吴三桂向清军投降,引清军进入中原,导致国破家亡。
  2. 此行勉效秦庭哭:这里的“秦庭哭”是指春秋时期秦国大臣百里奚被卖到楚国为奴,后来成为秦国的重臣,他感叹自己的遭遇,在秦庭(即秦宫)中哭泣。
  3. 岌岌孤城待救兵:这里的“孤城”指的是孤立无援的城池,“待救兵”则表示等待救援。
  4. 策马出关终辱命:这里的“出关”是指离开家乡或国家,“终辱命”则表示最终屈辱而丧命。
  5. 引狼入室太伤情:这里的“引狼入室”是一个成语,比喻引外敌入侵本国,“太伤情”则表示感到非常伤心。
  6. 愿期闯贼罹天网:这里的“闯贼”指的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罹天网”则表示遭受天网的惩罚。
  7. 讵料清军夺帝京:这里的“清军”指的是清朝军队,“夺帝京”则表示夺走了皇帝的都城。
  8. 国破君亡谁可诉:这里的“国破”指的是国家灭亡,“君亡”则表示君主死亡。
  9. 恨无一剑送残生:这里的“一剑”指的是一把剑,“送残生”则表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牺牲自己。
    【译文】
    我此行效仿古人在秦国宫殿中痛哭,但局势却如此艰难,孤立的城池在等待救援。我离开家门去迎接清兵,却最终屈辱而丧命。我原本期待着农民起义军能够受到天网的惩罚,但没想到清军却夺走了帝京。国家灭亡,君主死亡,这让我痛心疾首,我恨不能手持利剑,为国家和民族献出自己的生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明朝末年吴三桂投降清朝的历史事件的感慨之作。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国家命运的无奈和悲哀,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和忧虑。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