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有著尽天亲,为子无时已缺伦。
丰祭岂能胜薄养,寸心那得报三春。
当年陟屺嗟游子,此日题书署老人。
屈指此身多歉事,每怀明发涕沾巾。

夜起

眼前有着尽天亲,为子无时已缺伦。

丰祭岂能胜薄养,寸心那得报三春。

注释:

  • 「着尽」:指尽孝。
  • 「无时」:时时刻刻,形容时刻都在想。
  • 「陟屺(jí)」:登高望远的敬词,指父母年老而子女不在身边,只能遥望着远方的亲人。
  • 「题书」:写诗作画以寄托哀思。
  • 「盈尊」:满溢的酒樽。这里指祭祀用的酒。
  • 「三春」:指春天的三个季节。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短暂和对父母的思念之深。
  • 「歉事」:歉疚的事情,表示有许多未尽事宜。
  • 「明发」:天亮的时候,这里指夜晚。
  • 「涕沾巾」:眼泪流湿了衣巾。这里形容诗人因思念父母而悲痛到极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不能尽孝的感慨和自责。首句表达了诗人对父母的深深敬爱和无尽的思念,次句则揭示了诗人心中的矛盾和无奈,既想要尽孝,又无法做到。第三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矛盾,指出即使有丰盛的祭祀也难以弥补对父母的亏欠。第四句则是诗人对逝去的父母的思念之情,希望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孝心。
    第五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愧疚和不安,觉得自己在父母的晚年阶段未能尽到责任。第六句则是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回忆起当年与父母相处的日子,以及自己现在的处境。第七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担忧,担心自己在父母去世后会有很多遗憾之事。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自己无法报答父母恩情的悲哀情绪,泪水沾湿了衣襟。整首诗通过抒发诗人内心的愧疚、悲伤和无奈,表达了他对父母的敬爱和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