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中朝彦,奚分蜀洛为。
不须更相竞,都在党人碑。
读史其二
【注释】
- “中朝”:指中央朝廷,古代指天子所在的朝廷。
- “蜀洛”:蜀地(今四川)和洛阳,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
- “竞”与“碑”:竞争和纪念碑,这里比喻政治争斗和个人成就的彰显。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评价的一种观点,即不论他们来自何方,最终的评价标准应归结于其政治行为和道德操守上的成就。诗中指出,无论是在蜀地还是洛阳,人们的行为和贡献都应以他们的品德和功绩为衡量标准,而非地域或背景。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强调了历史的客观性和道德评判的重要性,以及在评价历史时应该超越物质条件和政治环境的限制。
译文
回顾过去的朝代,勤劳可以带来国家的繁荣,而奢侈腐败则将导致灭亡。这揭示了一切政权成败的关键所在。
不须更相竞,都在党人碑。
无需再相互竞争,所有成就皆铭刻于党人碑。
此诗通过对不同地域的历史人物进行比较,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评价的深刻见解。它鼓励我们认识到,历史的评价应当基于公正无私的标准,而不是个人的背景或地位。这种观念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追求真理和正义时,不应受到任何形式的偏见或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