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台榭溯遗踪,红豆生成旭日浓。
八帙开筵舞杨柳,一江别业托芙蓉。
那堪南国添离恨,若对东皋抱愧容。
手植相思多少树,岁寒不及后凋松。
红豆村庄怀古诗
尚书台榭溯遗踪,红豆生成旭日浓。
尚书台榭,追溯古人留下的足迹,那红豆树如旭日般生机勃勃。诗的首句“尚书台榭溯遗踪”,描绘了尚书台的历史遗迹,以及那些承载着历史的红豆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
八帙开筵舞杨柳,一江别业托芙蓉。
随后,诗人转向了另一幅景象,八组书架上的书籍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光芒,如同杨柳随风舞动;而江水之畔,别有的庭院中种植着芙蓉花,娇艳欲滴,宛如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这里的“一江别业托芙蓉”则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
那堪南国添离恨,若对东皋抱愧容。
令人遗憾的是,南方的离愁别绪正日益增多,诗人若面对东皋(山名),心中不免感到愧疚。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无奈和内心的挣扎。
手植相思多少树,岁寒不及后凋松。
诗人感叹于自己亲手栽种的相思树,尽管岁月流转,但它们依旧坚韧不拔,屹立不倒。这里,“岁寒不及后凋松”寄托了诗人对坚守信念和友情的赞美,无论环境如何变迁,始终不改初心。
这首诗通过对尚书台、书房、江边庭院以及相思树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历史记忆的追忆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别离之情以及对友情与信念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