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踪落落似无情,隐姓渔樵复隐名。
千里惊尘伤老眼,一湖止水了残生。
白龙变服浑难识,丹凤宣麻泪欲倾。
闻说补锅还有匠,往来夔庆每吞声。

【诗句解读】

  1. 孤踪落落似无情,隐姓渔樵复隐名。
    【注释】:形容樵夫孤独、寂寞的行踪,仿佛没有感情,他隐藏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身份。
  2. 千里惊尘伤老眼,一湖止水了残生。
    【注释】:形容他行走于千里之外,尘土飞扬,让人心生感慨;在湖边停留时,湖水平静如镜,映照出他的一生。
  3. 白龙变服浑难识,丹凤宣麻泪欲倾。
    【注释】:形容他的变化难以识别,如同白龙变幻为普通人的模样;他在宣示诏书时的泪水即将流出。
  4. 闻说补锅还有匠,往来夔庆每吞声。
    【注释】:听闻补锅匠的存在,但樵夫从不与他们交流,总是默默忍受生活的艰辛。

【译文】
孤影独行如同无情人,隐居身份与名字不显露。
千里烟尘惊动老人眼,一湖平静映照余生年。
身披白袍伪装成普通百姓,手持凤凰羽毛泪滴满前额。
传闻有手艺人修补锅具,却从不与人交流沉默无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姓埋名的樵夫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诗中“孤踪落落似无情”一句,表达了樵夫的孤独与冷漠,他似乎与世无争,却又隐藏着无尽的哀愁。而“千里惊尘伤老眼,一湖止水了残生”则揭示了他的无奈与悲哀,身处喧嚣的世界,却无法摆脱尘世的纷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生命逐渐消逝。
诗人以“白龙变服浑难识,丹凤宣麻泪欲倾”这两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樵夫的身份变化和情感流露展现得淋漓尽致。白龙变服暗示了他可能隐藏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而丹凤宣麻则透露出他内心的悲伤和无助。
最后一句“闻说补锅还有匠,往来夔庆每吞声”更是点出了樵夫的生活困境和内心的压抑。他虽然知道有人在修补锅具,却不敢与之交流,只能在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这种无声的抗争和隐忍,让人深感他的无奈和辛酸。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含蓄,通过对樵夫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底层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无奈。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关怀,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价值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