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眺徒深吊古情,汉庭未解重儒生。
大才止作胶西相,遗址今邻厌次城。
衰柳数行湖水碧,乱帆几点夕阳明。
须知不是投间地,台畔应闻诵读声。
这首诗是董子读书台的诗句,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翻译:
- 登眺徒深吊古情,汉庭未解重儒生。
- 登上高处,深深怀念古代的情怀。
- 汉朝宫廷没有理解重视儒家学者的价值。
- 大才止作胶西相,遗址今邻厌次城。
- 有才华的人只做了胶西国的丞相,现在遗址旁边就是厌次城。
- “胶西相”指的是董仲舒,他在汉武帝时期曾做过胶西国的丞相。
- 遗址是指董仲舒曾经居住的地方,现在已经变成了厌次城的一部分。
- 衰柳数行湖水碧,乱帆几点夕阳明。
- 几排衰败的柳树排列着,湖水显得清澈碧绿。
- 几只飘荡的帆船点缀在夕阳下,显得有些凌乱。
- 须知不是投间地,台畔应闻诵读声。
- 要知道这并非是为了讨好皇帝而设置的地方,而是在台边应该能听到诵读的声音。
- “投间地”意味着为了某种目的或利益而去的地方。这里的“台畔应闻诵读声”表明这个地方可能是用来读书和学习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董子读书台的景象和历史背景。诗人通过对登高远眺、怀念古人、感叹朝廷对儒家学者的忽视等情感表达,展现了他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对比现在的遗址和周边的城市,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最后一句“须知不是投间地”,强调了这个地方不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存在,而是真正的学习场所。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珍视,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