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载台阳记,千秋吏治关。
运筹经口岸,持论抵眉山。
壮志凌烟上,儒臣赋槊间。
去思碑并读,应望使车还。
【注释】
台阳:即广东,古称“粤”。
卅(sà)载:三十年。
千秋吏治关:意思是说这三十年的吏治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运筹经口岸:指谋划治理广东的策略需要经过港口。
持论抵眉山:指坚持自己的观点直到与对方争论到眉毛上。
壮志凌烟上:意指有远大的抱负,志向高远。
儒臣赋槊(shuò)间:儒臣,这里指有学问的大臣。槊间,意为在议论中。
去思碑并读:指一起学习先人的业绩和思想。
应望使车还:应,应该;望,盼望;使车,使者的车驾,代指使节或官员;还,归来。
【赏析】
这是一首赠言诗。诗人在赠言的同时,对广东的吏治提出了自己的希望,表达了他对广东吏治寄予的厚望。首联起笔,以“卅载”二字点明时间之久,为下文的议论铺垫背景。颔联写诗人对于广东吏治的看法。他认为广东的政局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经口岸”是比喻广东与外界交往的门户,“持论抵眉山”,则是比喻广东的政治斗争激烈。颈联写他期望有远大抱负、坚持正义的儒臣来治理广东,并且希望广东能有贤能的官吏来治理。末联则表明他对使节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回到朝廷,带回广东治理的成果。整篇诗歌情感充沛,语言凝练,既体现了诗人对广东吏治的期望,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