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沧海,我家沧海东。
独怜今夜见,犹与故乡同。
丧乱山河改,流亡邑里空。
相思祗垂泪,顾影愧归鸿。

【解析】

本诗是诗人在流落他乡时所作,通过月夜独坐的感怀来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首句写景,“明月出沧海”,以沧海之广,映出明月之明;第二句写人,“我家沧海东”,以故乡的辽远,反衬自己的孤寂。第三、四句写景,“独怜今夜见,犹与故乡同。丧乱山河改,流亡邑里空。相思祗垂泪,顾影愧归鸿。”此二句,从“独怜”到“空”,由眼前景物写到自身遭遇,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五、六句写景,“相思祗垂泪,顾影愧归鸿。”“垂泪”“顾影”都是自比,表达自己的哀情。最后两句,以景结情,以“垂泪”和“顾影”作结,使全诗感情升华。

【答案】

(1)明月出沧海(明月高悬于沧海之上)

(2)我家沧海东(我的家在沧海的东边)

(3)独怜今夜见,犹与故土同(今夜看到明月,依然感到像故乡一样)

(4)丧乱山河改(战争动荡,山河改变)

(5)流亡邑里空(逃亡的人,在荒废的城里)

(6)相思祗垂泪,顾影愧归鸿(因想念故乡而流泪,看着自己的影子,感到惭愧)

赏析:

《对月书感》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是诗人在流放至成都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联写景,以沧海为背景,突出了明月的明亮;颔联写人,以故乡的辽远为背景,突出了诗人自身的孤独;颈联写景,表达了战争动荡、家园荒芜的现实;末联写情,表达了诗人因思念故乡而流泪、看影子而惭愧的心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