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惊涛赋壮游,天南回首穗城秋。
使君正运桓公甓,归客新乘少伯舟。
五岭关河通骆越,百灵风雨会罗浮。
相逢抵掌谈时事,曾许筹边上节楼。
译文:
万里惊涛中我开始了一次壮阔的旅程,在天南回望穗城已是金秋时节。
使君正运桓公之甓,归客新乘少伯之舟。
五岭关河通骆越,百灵风雨会罗浮。
相逢抵掌谈时事,曾许筹边上节楼。
注释:
- 使君正运桓公甓:使君即指地方长官,桓公是春秋时期的齐桓公,此处用“桓公”来比喻地方长官。运桓公甓,意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 归客新乘少伯舟:少伯,古琴曲名,这里借指文人墨客。乘少伯舟,意指乘坐文人墨客的船只,泛指归途。
- 五岭关河通骆越:五岭,指五座山脉,如广东的南岭、福建的武夷山等。关河,指关口和河流,如粤赣边境的梅岭、闽西的武夷山等。这些山脉和关口河流构成了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通骆越,意指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交通往来。
- 百灵风雨会罗浮:百灵,指多种鸟类,如杜鹃、夜鹭等。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百灵风雨会罗浮,意指各种鸟类聚集于罗浮山,象征着大自然的和谐共生。
- 相逢抵掌谈时事:抵掌,形容两人手掌相碰,表示亲密无间。时事,指当前的政治形势或社会事件。相逢抵掌谈时事,意指与友人相聚畅谈时事,抒发感慨。
- 曾许筹边上节楼:筹边,指筹划边防事宜。上节楼,指登上高台观看四方景色。曾许筹边上节楼,意指曾在边关之上筹划防御之事,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南方旅行时的所见所闻,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图。诗中的“万里惊涛赋壮游,天南回首穗城秋”两句,以震撼人心的波涛和秋天的穗城为背景,勾勒出了南方山水之美。而“使君正运桓公甓,归客新乘少伯舟”则巧妙地以历史典故“桓公甓”和“少伯舟”来形容地方长官与归途的文人墨客,展现了他们在南方山水间的交流与融合。
诗中的“五岭关河通骆越,百灵风雨会罗浮”两句,通过对五岭、关河、骆越、罗浮等地理名词的巧妙运用,描绘了一幅南方山水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画面。同时,“相逢抵掌谈时事,曾许筹边上节楼”两句,则将诗人与友人相聚畅谈时事、抒发感慨的情境描绘得栩栩如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整首诗以山水之美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南方山水的喜爱和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