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锁钥俨天然,雁齿虹腰递接连。
一水官如分界守,四朝人不及桥坚。
长消难准仙无碣,开闭当关吏有权。
何处骑牛寻醉汉,凤凰山上日云烟。

城东锁钥俨天然,雁齿虹腰递接连。
一水官如分界守,四朝人不及桥坚。
长消难准仙无碣,开闭当关吏有权。
何处骑牛寻醉汉,凤凰山上日云烟。

【译文】
城墙东面是天然形成的桥梁,像雁塔和彩虹一样连接着两岸。桥上行走的官员就像守护边疆的哨兵,而经历了四个朝代的人民却比不上这桥梁的坚固。难以测量的是桥上没有碑文的痕迹,开启关闭的权力在官吏手中。在哪里能找到骑着牛寻找醉汉的人?在凤凰山上看云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广济桥的自然风貌和历史地位,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古老桥梁的赞美之情。首句“城东锁钥俨天然”形象地描绘了广济桥作为城市门户的雄伟与庄严。接下来“雁齿虹腰递接连”生动地描绘了桥的结构之美,如同天上的彩虹和雁塔一般美丽。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观来衬托广济桥的独特之处。

诗中通过“一水官如分界守,四朝人不及桥坚”表达了广济桥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守护国界的屏障。这里的“人不及桥坚”既表达了人民无法与桥梁相比的坚韧,也暗示了桥梁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最后两句“长消难准仙无碣,开闭当关吏有权”,反映了桥上的变迁。桥上没有碑文的痕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文化的变迁。而开闭桥的权利掌握在官吏手中,则展现了当时社会结构的特点。最后一句“何处骑牛寻醉汉”,以一个轻松的场景结束全诗,让人联想到桥下江水潺潺,岸边行人来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有对广济桥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思考。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他的作品多关注国家命运、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此诗《广济桥四首》是其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丘逢甲的诗歌以其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思想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而著称。他的许多作品都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和期待。此诗通过对广济桥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不仅展示了广济桥的美丽和重要性,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思考。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使得丘逢甲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丘逢甲的《广济桥四首》不仅是一首描写广济桥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深情厚意的作品。它通过对广济桥的描述和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思考。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使得这首诗成为了解中国近代史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注释】

  • 城东锁钥俨天然: 指广济桥如同城东的天然守卫者,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战略意义。
  • 雁齿虹腰递接连: 描述了桥上石梁和拱门的结构设计,如同自然界的美景。
  • 一水官如分界守: 强调桥梁在行政区划上的作用,如古代关卡一般。
  • 四朝人不及桥坚: 表达了历经四个朝代的人民都无法比拟桥的坚固。
  • 长消难准仙无碣: 指桥上没有刻有神仙事迹的碑文或遗迹。
  • 开闭当关吏有权: 反映了官吏对桥的开关具有决定权,显示了当时的封建权力结构。
  • 何处骑牛寻醉汉: 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地方独自饮酒作乐的情景。
  • 凤凰山上日云烟: 描述了凤凰山的景色,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者景点。

【赏析】
丘逢甲在这首诗中不仅描绘了广济桥的自然美和历史意义,还通过对其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考。诗中多次提到“桥”这一元素,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国家的象征,是连接过去和未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这种对桥梁的描写和感慨,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通过对广济桥的描绘,丘逢甲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期望以及对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视。这不仅是对广济桥的赞美,也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赞美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