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辱昌黎荐士篇,觚棱回首梦如烟。
宦游遥羡遨头宴,师说偏留琐尾笺。
邛竹通夷愁远道,岭梅破腊迫新年。
云龙韩孟何时会?
极目春风剑外天。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成都的刘幼丹先生,表达了他对刘先生的敬仰之情。

首句“曾辱昌黎荐士篇”,意为诗人曾经受到过唐代文学巨匠韩愈(字退之)的推荐。昌黎,指的是韩愈,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被后人称为“文章宗师”、“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以古文著称,其《荐士》一文就是推荐人才的文章。这里,诗人说自己曾经得到过韩愈的推荐,可见诗人对韩愈有着深厚的敬意。

第二句“觚棱回首梦如烟。”意为在回首往昔,回忆起与刘幼丹先生相识的情景时,诗人感到仿佛置身于仙境,一切都变得如梦似幻。觚棱,指宫殿的棱角形状,这里比喻为梦境或幻想。回首,指回顾过去的事情。梦如烟,意味着回忆中的一切都像烟雾一样消散了。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刘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他在刘先生身边的美好回忆。

第三句“宦游遥羡遨头宴。”这里的“宦游”指的是官场生涯,“遨头宴”则是指宴会。诗人表示自己羡慕那些在官场上高官厚禄、享受宴乐的人们。这可能是因为诗人觉得自己的仕途并不顺利,无法像他们那样享受荣华富贵。

第四句“师说偏留琐尾笺。”这里的“师说”指的是儒家经典《论语》,“琐尾笺”则是形容书写时笔迹细密,犹如小尾巴般拖长。诗人用这句话来表达他对刘先生教诲之深,以及自己在学习上的努力。

第五句“邛竹通夷愁远道。”这句意思是邛竹生长在偏远的地方,而诗人却要长途跋涉去那里,心中不免有些忧虑。邛竹,是一种竹子的名字,邛竹通夷,意指诗人要去的地方很遥远。

第六句“岭梅破腊迫新年。”这里的“岭”指的是高山,“梅花”通常用来代表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句诗的意思是,即使冬天已经过去了,但新年还未到来,诗人仍然在坚持着自己的生活。

最后两句“云龙韩孟何时会?”和“极目春风剑外天。”这是诗人的疑问和想象。韩孟,这里可能是指另一位文人,或者是与韩愈齐名的人物。云龙,这里可能是指一种神秘的力量或者人物。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与这些人物相遇,共同探讨学问,交流思想。同时,他也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因为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这首诗整体上表达了诗人对刘先生深深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与刘先生相处的情景,展现了他的才华和性格。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