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惊涛似昔时,高台同听不胜悲。
五年乡泪愁中制,半夜军声梦里驰。
铁弩何时开越国?
素车终古走灵胥。
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
大海惊涛似昔时,高台同听不胜悲。
五年乡泪愁中制,半夜军声梦里驰。
铁弩何时开越国?素车终古走灵胥。
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注释:
-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在夏夜和季平萧氏在台上听涛,追忆过去的往事。萧氏台:指萧氏的楼台或高地。涛:大波浪。
- 大海惊涛似昔时,高台同听不胜悲:海浪汹涌如同往日一样,我站在高台上听着涛声,心情无比悲伤。
- 五年乡泪愁中制,半夜军声梦里驰:连续五年的乡愁让我在梦中哭泣,而半夜的军声又在梦中奔跑。
- 铁弩何时开越国?素车终古走灵胥:铁弩何时能够打开越国的大门?素车(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始终在灵胥(地名)行驶。
- 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如果听到鹿耳(地名,今浙江省温州市)和鲲(海龟)的声音,我会在三更时分(子时,即夜晚11点到凌晨1点)哭泣,为死去的义旗(这里指为正义而死的人)。
-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听到涛声后,追忆过去的往事,表达了对逝去的友人的怀念之情。诗中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感受,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