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雨欧风卷地来,有人策马上金台。
空弹贾谊忧时泪,共惜刘蕡下第才。
书剑南归沧海阔,河山北望战云颓。
太平策在终须用,且抱乡心付岭梅。
诗句释义:
- “米雨欧风卷地来”:这一句描绘了一幅景象,即米粒大小的雨珠被狂风卷起,如同天地之间被掀起一场风暴。这里的“欧风”可能指的是一种特定的天气现象,或者是一种比喻,表示某种突然而猛烈的变化或动荡。
- “有人策马上金台”:这里的“策马”意味着骑马,而“金台”通常指代一个高台或者是某个重要的地方。这两句诗可能意味着有一个人骑着马,登上了那个高处,准备发表他的演讲或是展示他的才华。
- “空弹贾谊忧时泪”:贾谊是西汉的一位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在《治安策》中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当时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改革建议。这里的“空弹”可能是形容贾谊虽然有满腔的忧虑和担忧,但他却没有机会将这些忧虑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或措施。
- “共惜刘蕡下第才”:刘蕡是唐代的一位进士,他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庶民。这里的“共惜”表达了大家对刘蕡的惋惜之情,可能是因为他未能通过科举考试,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 “书剑南归沧海阔”:这句话中的“书剑”可能是指文人的笔墨和剑(象征武力或权力),而“南归”意味着返回南方。这里的“沧海”可能指的是大海或者是广阔的地域。这一句诗可能在表达一种对远方或未知世界的向往,或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 “河山北望战云颓”:这里的“河山”可能指的是国家的山河或领土,“北望”则可能是指向北方的方向。这一句诗可能在描述一种国家危难时刻的景象,或者是表达对于战争的忧虑和不安。
- “太平策在终须用,且抱乡心付岭梅”:这两句诗可能是在表达一种乐观的态度,即使当前的局势并不太平,但只要有机会,就应该抓住它。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一种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将这种情感寄托在了岭上的梅花上。
译文:
米粒般的细雨伴随着欧洲的风暴席卷大地,有人策马登上了金台。
空有贾谊的忧虑之泪,我们共同珍惜刘蕡的失败才情。
携带着书籍与剑回到南方,面对着辽阔的海域;望着北方的天空,战云已经散去。
虽然现在不是太平盛世,但是总有可能用到那篇太平策。暂且抱着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把它托付给岭上的梅花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出了一系列的历史典故和人物形象。开头的“米雨欧风卷地来”带出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气氛营造,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紧接着的“有人策马上金台”,则将这种力量与个人行动相结合,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转向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感慨。通过贾谊、刘蕡等历史人物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状和未来走向的思考。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将这种思考融入到了一种更为宏观的视角中。“太平策在终须用”,表达了一种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信心;而“且抱乡心付岭梅”,则将个人的情感与家国情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了一种超越个人的小我和大我的情怀。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丰富的历史典故以及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