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持节远朝班,要乞君恩更赐闲。
人既读书同博塞,天将盛业付名山。
右军誓墓心谁白?
永叔归田鬓未斑。
惆怅闲鸥沧海上,也随桃李惜春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朱古薇学使的深厚情谊,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首句“三年持节远朝班”描述了诗人在三年中坚持持节(官衔)远离宫廷生活的情况。这里的“朝班”指的是朝廷的官员行列,而“持节”则是指持着符节,代表皇帝传达命令或派遣使命。诗人选择这个时间点来描述他的行动,可能是为了突出他的决心和对职责的执着。
第二句“要乞君恩更赐闲”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请求,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休息时间。这里的“乞”是乞求的意思,而“闲”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闲暇、放松。诗人希望朝廷能够允许他在繁忙之余得到一些休息,以便更好地处理政务和个人修养。
第三句“人既读书同博塞”中的“博塞”是一种古代游戏,与赌博相似,但更加简单有趣。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自己与学使之间深厚的友情。他们虽然身份地位不同,但都热爱学习,追求学问,这种共同的兴趣使得他们的友谊更加深厚。
第四句“天将盛业付名山”则是对学使的期望。这里用“名山”来象征学问的高深和价值。诗人希望学使能够在学术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成为一代宗师。这种期望体现了诗人对学使的高度尊敬和期望。
接下来两句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展望。“右军誓墓心谁白?”这句引用了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他曾经发誓要将自己的墓地建得比王献之还要好。这里的“右军”指的是王羲之,而“誓墓”则是指誓言要在墓地上下功夫。诗人希望自己也能像王羲之一样,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让后人称颂。
最后一句“永叔归田鬓未斑”则提到了另一位宋代名人欧阳修。欧阳修为人正直,晚年退隐田园,享受平静的生活。诗人将自己与欧阳修相提并论,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未来可能会像欧阳修一样,选择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
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对于政治生涯的无奈和对于学术事业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