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海树立波罗,瓣瓣天花散贝多。
丹穴求君太唐突,雪山成佛已蹉跎。
双龙输酒夷徵约,么凤收香客按歌。
镂鉥五中无限恨,不随金石共消磨。
【注释】
亭亭:耸立的样子。波罗:梵语“菩提”的音译,指佛教;又指花。瓣瓣:花片,这里借代花朵。天花:佛经中的譬喻,指佛法;又指莲花。丹穴求君:传说中孔子向老聃问礼的故事。
唐突:轻率冒犯。雪山成佛:指弥勒菩萨修行于雪山苦行,终能成佛。蹉跎:耽误。夷徵:古代的一种征召。么凤:古代传说中的神鸟。
镂鉥五中:即镂锡五中。镂:刻镂,雕刻。锡:金属名。五中:指心、肝、脾、肺、肾。
无限恨:无边的悲伤和遗憾。不随金石共消磨:指自己不能与世俗同流合污,永远保持清白。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一次宴会上应主人之邀所作。诗人以海树比佛陀,以花比佛法,既表达了对佛法的崇敬,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之心。同时,诗人通过描绘佛教徒求法的过程,展现了佛教徒对于佛法的执着和坚定的信念。此外,诗人还通过描绘佛教徒修行的过程,表达了对佛教徒精神境界的高度赞扬。最后,诗人以自身的清白之心,表达了对世俗的不屑和坚守。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佛教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佛教的魅力和影响力,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法的理解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佛教徒修行过程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和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