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尺空江百尺楼,须眉七尺气全收。
酒评鲁赵尊前国,笛破伊凉曲里州。
未愿山中呼宰相,断无地下反条侯。
南朝已退临江虏,天子无愁妓莫愁。

丘逢甲的《十二、十三、十四叠韵,感喟无端,聊复成此》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七言律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千尺空江百尺楼”: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上远眺的景象,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和无力回天的感叹。

  2. “须眉七尺气全收”:这里的“须眉七尺”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形象或者他眼中的英雄形象,而“气全收”则表示这些英雄气概已全部消散,暗喻着国家的衰落和个人的无奈。

  3. “酒评鲁赵尊前国”: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国家面临危机时,依然能够品评酒宴中的政治评论(可能指的是文人墨客之间关于国家大事的议论),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4. “笛破伊凉曲里州”:这里的“伊凉”可能是指一种古代乐曲,而“曲里州”则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或历史事件。整句诗通过音乐的意象,传达了一种文化或政治上的失落感。

  5. “未愿山中呼宰相”: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希望回归山林,远离尘世纷扰,寻找心灵的安宁。

  6. “断无地下反条侯”:这里的“地下反条侯”可能是指某种隐秘或地下的活动,而“断无”则表示诗人对此的坚决否定态度。

  7. “南朝已退临江虏”: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上某段时期的回顾,通过对比现在的情况,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8. “天子无愁妓莫愁”: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对当前皇帝状态的忧虑,同时也隐含了对过去无忧无虑生活的怀念。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感慨,更是对整个时代的深刻反思。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批判,丘逢甲展现了其深邃的历史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