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夜半屡传烽,太息陈书动九重。
未许天山三箭定,空闻函谷一丸封。
鬼神奇秘虚前席,狼虎追呼急上供。
筹罢军储筹岁币,年年仰屋大司农。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对诗歌的意境、表达技巧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总结。本题的解题步骤是:第一步,明确题干要求,理解原诗;第二步,将原诗的内容与选项进行比较,看是否一一对应;第三步,对每一联诗句进行翻译,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同时注明注释;第四步,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进行分析;第五步,对全诗进行赏析。

【答案】

(1)甘泉夜半屡传烽,太息陈书动九重。

(2)未许天山三箭定,空闻函谷一丸封。

(3)鬼神奇秘虚前席,狼虎追呼急上供。

(4)筹罢军储筹岁币,年年仰屋大司农。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和三年(808)任左拾遗时所作,借古抒怀,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

首联“甘泉夜半屡传烽,太息陈书动九重”,意谓长安城内外烽烟不断,皇帝寝宫深处也传来紧急奏报。这反映了当时唐王朝政治的混乱和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甘泉是汉代皇帝行幸之处,此处指京师长安。“太息陈书”,即叹息朝廷的奏章,指诗人因国家危难而感到痛心疾首,因而在深夜里不断传来的警报声中听到朝廷有关战事的消息而感到忧伤不已。

颔联“未许天山三箭定,空闻函谷一丸封”意思是说,连天山这样的高山都射不下来,可见敌人的力量之大;函谷关那样的关隘都攻不下来,可见敌人的防守之坚固。诗人以“三箭”与“一丸”相对比,写出了敌军的强大和自己力量的弱小。

颈联“鬼神奇秘虚前席,狼虎追呼急上供”,写敌情严重到极点,敌人用尽各种手段来对付自己。“鬼神奇秘”,形容敌军诡诈多变,神出鬼没,“虚前席”即摆开阵势威胁唐廷。“狼虎追呼急上供”,写敌人像狼一样凶狠,像虎一样凶猛,逼得唐廷只好把物资送上去。

尾联“筹罢军储筹岁币,年年仰屋大司农”,“筹罢”指筹措完军需之后,这里指准备岁币之事。杜甫在《卖房》诗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里的“大司农”指的是主管财政的官员。“仰屋”,形容极度焦虑的样子。诗人通过写自己的焦虑心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全诗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以实写虚,以虚衬实,表现了当时唐朝政治上的危机和诗人内心的忧虑。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天山、函谷关、狼虎等自然现象和鬼怪来比喻当时的战争形势,表现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爱国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