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缯局定厌儒巾,胡服群思逐后尘。
朝议颇闻图改制,台纲原不重埋轮。
四筵抵掌东坡鬼,一网惊心朔党人。
幸有遗经吾道在,山林终老著书身。

译文:

听闻有改科举之议,叠颐山见赠韵诗的简温慕柳同年在金山书院。
金缯局定厌儒巾,胡服群思逐后尘。
朝议颇闻图改制,台纲原不重埋轮。
四筵抵掌东坡鬼,一网惊心朔党人。
幸有遗经吾道在,山林终老著书身。

注释与赏析:

  1. 金缯局定厌儒巾:“金缯局”通常指一种古代的官职或机构,此处可能是指朝廷中的某个部门或机构。“厌儒巾”意味着厌倦了儒家的服饰和礼节。这句表达了对官场束缚的不满和对自由的追求。
  2. 胡服群思逐后尘:“胡服”可能指的是仿效北方民族的服装或制度。“群思逐后尘”意味着大家纷纷效仿前人的做法,追逐旧日的辉煌。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变革的需求和对传统的反思。
  3. 朝议颇闻图改制:这里的“朝议”指的是朝廷上的讨论或决策。“图改制”表示计划或考虑改革现有的制度。这句话表明朝廷中有改革的声音或计划,可能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或解决现存的问题。
  4. 台纲原不重埋轮:这里的“台纲”指的是国家的治理或政治体制。“重埋轮”意味着忽视或废弃原有的规矩或传统。这句话可能表达了某种对于变革的担忧,担心变革可能会破坏现有的秩序或传统。
  5. 四筵抵掌东坡鬼:这里的“四筵”可能指的是宴会或聚会的场景。“抵掌”是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类似于拍手或击掌。“东坡鬼”可能是指苏轼(苏东坡)这位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的形象。这句话可能是在赞扬苏轼的才华或智慧,或者表示自己与苏轼相似或有共鸣。
  6. 一网惊心朔党人:这里的“朔党人”可能指的是来自北方的反对改革的人或派系。“一网惊心”意味着一个举措或行动让人感到震惊或害怕。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某个重大的政治或社会事件,或者是对某种变革措施的反应。
  7. 幸有遗经吾道在: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庆幸之情,认为自己仍有传承和学习的地方。“遗经”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文化遗产或经典文献。“吾道”可能指的是自己的信仰或理念。这句话可能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的愿望。
  8. 山林终老著书身:这里的“山林”可能指的是隐居的地方或自然的环境。“著书身”意味着一生致力于写作或著述。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自己愿意在隐居生活中追求学问和写作,不受外界干扰或影响。

这首诗通过描绘官场的变革和文人的志向,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维护,以及对个人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坚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时事的关注和对改革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