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因缘旧梦通,云泥十载判西东。
空山拾橡惭工部,故国栽棠托召公。
绛帐雪寒谈往事,苍梧云泣诔孤忠。
谁知重话婆娑感,杨柳金城正晓风。

【注释】

感旧抚今,叠韵再呈絜斋世丈:指作者在重游老宅时,感慨万千,再次写诗给絜斋世丈。因缘:缘分。通:相通。云泥:比喻地位高下悬殊,如天之隔。西东:东西。工部:杜甫的字。唐人称杜审言为“工部”。故国:故乡。召公:周公旦的别号。春秋时鲁国三朝大夫,后被尊为“召伯”,所以后世以召伯喻周公旦。雪寒:指雪夜读书。绛帐:指周武王的老师文王(姬昌)的住所。谈往事:谈论过去的事迹。苍梧云泣:指屈原《湘夫人》中的词句:“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此处用其意,指屈原投江自尽,楚怀王为之流涕。诔:祭奠死者的文字或诗歌。婆娑:形容姿态优美,多用于树木。杨柳金城:指长安。晓风:拂晓的风,这里借指清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游故居时所作,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哀叹。首联“文字因缘旧梦通,云泥十载判西东”表达了诗人与故国的深厚感情。诗人用“文字因缘”来表达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感,而“云泥十载判西东”则表达了自己与祖国的离别之情。颔联两句以杜甫、屈原等历史人物为象征,表现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与哀叹。颈联“绛帐雪寒谈往事,苍梧云泣诔孤忠”则是通过回忆过去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反思。尾联“谁知重话婆娑感,杨柳金城正晓风”则是诗人在面对故国时所发出的感慨与期待。诗人通过对故国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