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费诚斋策马来,临溪处处见花开。
一庵拟筑蓝田曲,补种诗中十里梅。
寻访镇山楼的旧址,于是登上城墙四处瞭望。过了一天就去游览城北的十二座山。
曾费诚斋策马来到这里,临溪处处见到花朵盛开。
想建一庵来模仿蓝田曲,再补种诗中十里梅。
曾费诚斋策马来,临溪处处见花开。
一庵拟筑蓝田曲,补种诗中十里梅。
寻访镇山楼的旧址,于是登上城墙四处瞭望。过了一天就去游览城北的十二座山。
曾费诚斋策马来到这里,临溪处处见到花朵盛开。
想建一庵来模仿蓝田曲,再补种诗中十里梅。
译文: 岭海古雄镇,将军今伏波。 威名铜柱大,战血铁衣多。 专阃屡推毂,忧时还枕戈。 北风近方劲,雨雪满关河。 注释: 1. 岭海:指岭南地区,古代以南海、东海为“岭”,故以南岭以北的地区称为“海”。这里泛指南方边疆或南方地区的总称。 2. 古雄镇:指的是历史悠久、曾经雄踞一方的镇守之地。 3. 将军今伏波:伏波,指汉代名将马援,曾随汉武帝征南越,平定南越有功,封伏波将军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入室古芳满,庭花连理枝。 注释: - “入室”通常指进入房间,这里可能指诗人进入某个特定的空间或场景。 - “古芳”指古老的芬芳,暗示着一种古老或历史悠久的氛围。 - “庭花”指的是庭院中的花卉,“连理枝”则是指两棵树的树枝相交,象征着夫妻恩爱或结合。 - 整体上,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充满古典气息的场景,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2. 乡音脆吴语,风格拗唐诗。 注释: -
【注释】 兵法在整暇,指治理军事要讲究条理和秩序。治书如治军,指写文章也要像管理军队一样有条不紊。纵横飞白字,指笔走龙蛇,挥洒自如。变化点苍云,形容字势雄奇,犹如点苍山上的云雾。壮采溢毫素,指文辞雄健有力。雄心逼篆分,形容文势遒劲有力如篆刻般分明。金山伏虎石,指山中有一块巨石,传说是伏虎的地方。重见勒奇文,指重新刻上铭文。 【赏析】 《赠马总戎四首 其一》:诗题中的“马总戎”即马新贻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万国无安土,东楼纵目初:这句表达了诗人身处异地,无法安定自己的心境。万国无安土,意味着世界上的国家没有一个能够真正地安定下来。东楼纵目初,则表现了诗人登高远眺的豪迈心情。 2. 独怜沧海客,不得广州书:这句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环境的对比。诗人独自欣赏海景,而自己却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在家乡得到书信的安慰。这里的“沧海”可能象征着辽阔的海洋或无尽的思念之情。 3.
诗句输出: 今月作古色,天涯伤客情。 不知夜景短,欲夺日华明。 千里幸犹共,一阴嗟已生。 妖蟆方内蚀,何以慎持盈。 译文输出: 如今明月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我在天涯感受到了游子的哀愁。夜晚的景色似乎变得短暂,却要夺走日光的明亮。虽然我们相隔千里,仍然共同仰望这轮明月。然而阴云的出现,让人感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就像那毒害蟾蜍,暗蚀其体,提醒我要小心行事,不可过于自信或自满。 赏析输出:
注释: 我:我也是一个善于观察时势的人,结交了许多杰出的人物。 相时者:善于观察时势的人。 结交多伟人:结交了许多杰出的人物。 平生:一生。 好男子:喜爱英勇的男子。 不帝虎狼秦:不向往像秦国那样暴虐、残忍的君主(“帝”同“企”,向往的意思;虎狼指残暴凶残)。 入世心肝古:进入仕途的心性如同古人一样。 谈兵:谈论军事,指从政。 天地春:天地间如同春天一样。 相逢:相遇。 各珍重:各自保重。 八极
【注释】 神州:中国。 尽:全。 宝集:指印度(古称“天竺”,今名印度)。 尘:尘土,喻俗尘。 金城:即金川,位于今四川阿坝州,为清代设防之要塞,因地多金矿,故得名。摇落:落叶凋零。 【赏析】 此诗为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作。当时诗人任甘肃学政,在兰州时作。诗中写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眷念之情。首句以“不”字起笔,用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无比热爱的感情
注释: 别我向何处,临歧殊怅然。 别我向何处?表示诗人对季平的不舍。临歧殊怅然,是表达他与季平离别时的情绪。临歧,是临近岔路口的意思。殊怅然,是特别惆怅的样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季平离别时的复杂情绪。 群夷濠镜宅,千里火轮船。 群夷,指的是当时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濠镜宅,是一种防御工事,用来抵御敌人的进攻。千里火轮船,是一种高速的水上交通工具,可以迅速到达很远的地方
这首诗的标题是"叠前韵歔赠柳汀,己亥稿上,清光绪二十五年春、夏"。下面是对各句的解释: 叠前韵歔赠柳汀(己亥稿上,清光绪二十五年春、夏) 1. 冷抱香云卧,骄人花一枝 - "冷抱香云卧":形容花朵如同被冷气拥抱,静静地卧在云朵之中。 - "骄人花一枝":形容这朵花特别娇艳,引人注目。 2. 才名高顾怪,音节变吴诗 - "才名高顾怪":形容诗人的才华很高,引起了人们的奇怪和赞叹。 -
注释: 战气不可极,黯然沧海东。 九州谁健者!万里靖边戎。 南海新除重,西林旧部雄。 黄金印如斗,终待立奇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马诗,表达了对马总戎的赞美之情。首句“战气不可极”,意味着战争的硝烟已经弥漫开来,战士们的战斗意志不能消沉下去。次句“黯然沧海东”,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悲伤。第三句“九州谁健者”,则是在询问在九州大地上,谁是真正的强者?最后一句“万里靖边戎”
寻访镇山楼旧址,因为登城四望,过几日就游览了城北的十二个山。 浮生富贵等微尘,欲觅山林寄此身。 只是故乡归便好,不妨衣白作山人。 注释: ①寻镇山楼旧址:在今南京市江宁县东郊,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所建,故址在今南京市江宁县东郊。 ②浮生富贵等微尘:指人生短暂,如同浮云中的尘土一般,转瞬即逝。 ③寄此身:寄托自己的身心。 ④故乡:代指家乡。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注释】 寻镇山(zhōu)楼故址:寻,寻找。镇山楼,指唐代诗人李白曾隐居的庐山东林寺,后改名为“白公馆”。 越日遂游城北诸山十二首:越日,过了第二天。遂,就。城北诸山,指庐山西北面群山。诗题中说:“游”,应是游览的意思,这里指游历。 【译文】 寻找寻镇山楼旧址时,因登上城楼四下眺望,第二天便游览了城北十二座名山。 天南舒啸失长风,沦落闲身五岭东。 一片雄心无处著,孤城斗大万山中。 【赏析】
寻镇山楼故址,因登城四眺,越日遂游城北诸山十二首 冷烟寒日挂疏林,荒草迷离古径深。 樵女归来秋郭晚,山歌声出万松阴。 译文: 寻访镇山楼的旧址,登上城墙四处眺望。第二天,我游览了城北的十二座山。 冷冷清清的烟雾,寒气逼人的阳光挂在稀疏的树林中。荒凉的草地,迷失在深深的古路上。 傍晚时分,樵夫们回来了。秋风中的山歌唱出了万松树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城北十二座山的场景。诗中通过“冷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登城四眺后,游览城北十二座山的情景。诗中充满了豪迈的气概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寻镇山楼故址,因登城四眺,越日遂游城北诸山十二首 这句诗描述的是诗人在寻找镇山楼旧址后,登上城墙四处眺望,并在次日游览了城北的十二座山峰。这里的“寻”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溯和对过去的怀念。 龙楼凤阁倚天尊,肃立群山万骑屯 这句诗描绘的是壮丽的龙楼凤阁,它们矗立在高耸入云的群山之中
微雨轻云扫墓天,东风消息又经年。 这句诗描绘了微雨轻云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扫墓天"可能是指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微雨轻云使得大地显得更加肃穆、庄重。 棠梨花发千林雪,独对春山意惘然。 这句诗描述了棠梨树开满了白色花朵,犹如雪花般纷纷扬扬地飘落。而诗人独自一人面对春山,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感慨。 注释: - 微雨轻云扫墓天:描绘了春日微雨和轻云的景象,给人以宁静、肃穆的感觉。
【释义】 蛎粉墙西易夕阳,讨春消息为春伤。 李花开落东风里,惆怅离人自断肠。 注释:蛎粉,一种涂饰墙壁的石灰浆,这里代指墙;夕阳,指日落。李花,指李树开的花。为春伤,为春天凋零伤感。李花开落东风里,李花随风飘落,象征着春天即将结束。惆怅离人自断肠,离人因为思恋而悲伤,内心如肠子一般绞痛难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李花的盛开、凋谢来表达自己对春天流逝的无奈与惆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