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絮点前汀,绿满龙津旧酒亭。
恼乱儿童无处促,柳花飞去作浮萍。
【注释】
东风吹絮:东风吹动柳絮飘飞。
点前汀:在江边的小洲上。
恼乱儿童:使孩子们感到生气。
无处促:无处催促。
作浮萍:像浮萍一样随风飘去。
【译文】
东风吹拂着柳絮飘飞到江边的小洲,绿树覆盖了龙津酒亭的旧迹。
使孩子们感到生气的是,无处催促,柳絮飞散而去化作了浮萍。
【赏析】
首句“东风吹絮点前汀”,写春雨中东风轻扬,柳絮随风飞舞,落于江中小洲。诗人以“点”字状柳絮之飘飞,形象传神,写出了柳絮的轻柔飘逸。“点”字也暗含着“点化”之意,暗示着春风已将柳絮吹得四处飘散。次句“绿满龙津旧酒亭”。此句是说春日里,酒楼的四周长满了绿树,显得更加幽静雅致,而那曾经热闹的酒楼,如今也变得人迹罕至,空寂冷清。“绿满”二字,既点出酒楼四周树木葱茏茂密的景象,又烘托出一片荒凉冷落的氛围。“龙津”指长江入海口处,这里借指酒楼所在的江边。“旧酒亭”指的是曾经热闹非凡的酒楼。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春天景色的宜人、美丽,而且写出了往日酒楼的繁华热闹和现在的荒凉冷清。这种对比更突出地表现出诗人对往日繁华的怀念。
第三句“恼乱儿童”,写那些天真烂漫的儿童们看到柳絮飘飞,感到十分生气。“恼”字写出了儿童们的不满情绪。第四句“柳花飞去作浮萍”。这句诗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柳絮比做随水漂荡的浮萍。这两句诗,一方面表现了儿童们对柳絮的厌烦和恼怒之情,另一方面又表现了柳絮随风飘荡不定的特性,以及它给人们生活所造成的影响。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日繁华景象的怀念及对现实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