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斜日柳毵毵,秋入蛮乡客兴酣。
休唱前溪后溪曲,六朝金粉忆江南。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抓住诗眼“东柳汀”、“六朝金粉忆江南”等关键词。
东柳汀:地名。在南京秦淮河北岸。作者曾于公元1083年(宋元豐八年)春游此地,写有《过金陵》一诗,其中“斜日满江红”句即指此地。后以此地为题。
板桥:即石拱桥。斜日:指斜射的太阳光线。柳毵毵:形容柳条垂拂下垂的样子。
秋入蛮乡客兴酣:“秋入”,指秋天的到来。“蛮乡”,指长江以南一带。“客兴”,指游子在外时的兴致。这里用典,暗喻作者此时的心情,也表明了作者与当时统治者之间的矛盾。
休唱前溪后溪曲:意思是不要唱前溪、后溪的歌,因为那里曾是南朝的繁华之地。前溪、后溪:都是地名,在今南京市附近。“六朝”(东晋、宋、齐、梁、陈)是南渡后南宋王朝建立的地方。
六朝:指南北朝(东晋、宋、齐、梁、陈)时期统治于长江下游及附近地区(包括今江苏、浙江两省)的六个政权。“金粉”,指豪华奢侈。“忆江南”,词牌名;泛指怀念江南,或特指怀念杭州。
【答案】
东柳汀
板桥斜日柳毵毵,秋入蛮乡客兴酣。
休唱前溪后溪曲,六朝金粉忆江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南京秦淮河一带时所作。诗人先写所见的景致,然后抒发自己感慨万千之情。全诗以板桥作引,点明地点;以斜阳作烘托,渲染氛围;以柳树和秋风作为背景,衬托出诗人的游兴之浓。接下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六朝繁华的无限思念之情。最后,诗人用典,借“休唱”一词来表达自己对于六朝繁荣景象的无限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