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洞云封万竹深,隔江胜地负登临。
倚楼幻作蓬瀛想,一角青洲出海心。
【注释】
澳门:今称澳门,在广东省珠江口西岸。杂诗:即组诗。仙洞云封万竹深:仙洞口被云雾封锁,四周是茂密的竹子,景色十分幽深。胜地:指名胜古迹。负:背倚。登临:指登上高处远眺。倚楼幻作蓬瀛想:站在楼上,幻想自己仿佛到了仙境蓬莱和瀛洲。一角青洲出海心:指澳门半岛的一个小岛,位于珠江口内,形状如一只青色的洲,耸立在海心位置。蓬瀛:传说中神仙居住之地,此处泛指仙境。
【赏析】
此诗为作者游览澳门时有感之作。诗的前两句写澳门的山环水绕、林木苍翠;后两句写诗人凭高眺远,遐思无限。
“仙洞”,指澳门。“云封”句说澳门一带的山峦叠嶂,林木蓊郁,宛如仙境一般,云海笼罩着万顷竹林,显得更加幽静深远。“隔江”,指从澳门对面珠江的江面上。“胜地”,指澳门附近的风光名胜古迹。“负登临”,意思是可以登上高台远望。“登临”一词,既表现了作者对澳门风光的欣赏,又表达了他向往美好境界的心情。
“蓬瀛”、“青洲”,都是神话里的仙人居所。“一角青洲”,即指澳门半岛上的一个小岛。“海心”,指珠江口的中央部分。“一角青洲”耸立在“海心”位置,正好与“仙洞云封万竹深”相呼应。诗人站在高楼之上,眺望那青洲,便觉得它像仙境中的蓬莱、瀛洲一样神秘莫测。“倚楼”,指站在楼上。这一句是说,诗人站在澳门的高楼上,好像真的进入了仙境。“想”,这里是想象之意。“幻”,形容虚幻迷离。“蓬瀛”,是仙境的名字。“一隅青洲”,是指澳门半岛上一个青绿的小岛矗立在海中,恰似仙境中的一个小小角落。“海心”,这里比喻海的中央。
此诗以“仙洞”、“蓬瀛”等词语来描绘澳门的山景,将澳门的山水与仙境联系起来,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通过登楼远眺,幻想自己身临仙境,表现出对澳门美景的高度赞赏,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于美好事物的憧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