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师散后遁僧寮,老抱雄心托浙潮。
此笔江河流万古,多因曾檄伪临朝。
这首诗是诗人对骆宾王的怀念和评价。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释义及注释:
第一句: 义师散后遁僧寮,老抱雄心托浙潮。
- “义师”指的是正义之师或朝廷的军队,“散后”表示这些军队解散后的情形。
- “遁僧寮”是指那些曾经聚集在寺庙中的僧人,现在他们离开了寺庙(庵),也就是隐退了。
- “老抱雄心”指这些僧人虽然已经年老,但依然怀揣着雄心壮志。
- “托浙潮”是指这些僧人把希望寄托在浙江的大海之上,寓意他们希望能够像浙江的海水一样澎湃、激荡。
第二句: 此笔江河流万古,多因曾檄伪临朝。
- “此笔”指骆宾王的文笔或文才。
- “江河流万古”比喻骆宾王的才华和影响力如同江河一样流传千古。
- “曾檄伪临朝”是指骆宾王曾经写过檄文反对武则天称帝,这被认为是他一生的污点,也反映了他对武则天的不满和反抗。
整首诗通过对骆宾王及其作品的评价,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复杂感情。一方面,诗人肯定了他的才华和影响力;另一方面,由于他的檄文和反抗行为,诗人又对他的一生持有批评态度。这种复杂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