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雀砚斋新印谱,七年前见景韩楼。
萧萧风雨鮀江上,夜半题诗四壁秋。
注释:黄生印谱是铭雀砚斋新出的印章谱,七年前我在景韩楼见过。萧萧风雨中,我在鮀江上夜半题写四壁的诗句。
赏析:这首诗是黄生为他的印谱所写的序言。诗人回忆了七年前在景韩楼看到的黄生的印谱,并感慨道:“萧萧风雨鮀江上,夜半题诗四壁秋。”这里的“鮀江”指的是浙江温州附近的江流,而黄生的印谱就收藏在景韩楼。诗人用萧萧风雨来形容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时间的感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铭雀砚斋新印谱,七年前见景韩楼。
萧萧风雨鮀江上,夜半题诗四壁秋。
注释:黄生印谱是铭雀砚斋新出的印章谱,七年前我在景韩楼见过。萧萧风雨中,我在鮀江上夜半题写四壁的诗句。
赏析:这首诗是黄生为他的印谱所写的序言。诗人回忆了七年前在景韩楼看到的黄生的印谱,并感慨道:“萧萧风雨鮀江上,夜半题诗四壁秋。”这里的“鮀江”指的是浙江温州附近的江流,而黄生的印谱就收藏在景韩楼。诗人用萧萧风雨来形容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时间的感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译文: 岭海古雄镇,将军今伏波。 威名铜柱大,战血铁衣多。 专阃屡推毂,忧时还枕戈。 北风近方劲,雨雪满关河。 注释: 1. 岭海:指岭南地区,古代以南海、东海为“岭”,故以南岭以北的地区称为“海”。这里泛指南方边疆或南方地区的总称。 2. 古雄镇:指的是历史悠久、曾经雄踞一方的镇守之地。 3. 将军今伏波:伏波,指汉代名将马援,曾随汉武帝征南越,平定南越有功,封伏波将军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入室古芳满,庭花连理枝。 注释: - “入室”通常指进入房间,这里可能指诗人进入某个特定的空间或场景。 - “古芳”指古老的芬芳,暗示着一种古老或历史悠久的氛围。 - “庭花”指的是庭院中的花卉,“连理枝”则是指两棵树的树枝相交,象征着夫妻恩爱或结合。 - 整体上,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充满古典气息的场景,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2. 乡音脆吴语,风格拗唐诗。 注释: -
【注释】 兵法在整暇,指治理军事要讲究条理和秩序。治书如治军,指写文章也要像管理军队一样有条不紊。纵横飞白字,指笔走龙蛇,挥洒自如。变化点苍云,形容字势雄奇,犹如点苍山上的云雾。壮采溢毫素,指文辞雄健有力。雄心逼篆分,形容文势遒劲有力如篆刻般分明。金山伏虎石,指山中有一块巨石,传说是伏虎的地方。重见勒奇文,指重新刻上铭文。 【赏析】 《赠马总戎四首 其一》:诗题中的“马总戎”即马新贻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万国无安土,东楼纵目初:这句表达了诗人身处异地,无法安定自己的心境。万国无安土,意味着世界上的国家没有一个能够真正地安定下来。东楼纵目初,则表现了诗人登高远眺的豪迈心情。 2. 独怜沧海客,不得广州书:这句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环境的对比。诗人独自欣赏海景,而自己却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在家乡得到书信的安慰。这里的“沧海”可能象征着辽阔的海洋或无尽的思念之情。 3.
诗句输出: 今月作古色,天涯伤客情。 不知夜景短,欲夺日华明。 千里幸犹共,一阴嗟已生。 妖蟆方内蚀,何以慎持盈。 译文输出: 如今明月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我在天涯感受到了游子的哀愁。夜晚的景色似乎变得短暂,却要夺走日光的明亮。虽然我们相隔千里,仍然共同仰望这轮明月。然而阴云的出现,让人感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就像那毒害蟾蜍,暗蚀其体,提醒我要小心行事,不可过于自信或自满。 赏析输出:
注释: 我:我也是一个善于观察时势的人,结交了许多杰出的人物。 相时者:善于观察时势的人。 结交多伟人:结交了许多杰出的人物。 平生:一生。 好男子:喜爱英勇的男子。 不帝虎狼秦:不向往像秦国那样暴虐、残忍的君主(“帝”同“企”,向往的意思;虎狼指残暴凶残)。 入世心肝古:进入仕途的心性如同古人一样。 谈兵:谈论军事,指从政。 天地春:天地间如同春天一样。 相逢:相遇。 各珍重:各自保重。 八极
【注释】 神州:中国。 尽:全。 宝集:指印度(古称“天竺”,今名印度)。 尘:尘土,喻俗尘。 金城:即金川,位于今四川阿坝州,为清代设防之要塞,因地多金矿,故得名。摇落:落叶凋零。 【赏析】 此诗为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作。当时诗人任甘肃学政,在兰州时作。诗中写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眷念之情。首句以“不”字起笔,用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无比热爱的感情
注释: 别我向何处,临歧殊怅然。 别我向何处?表示诗人对季平的不舍。临歧殊怅然,是表达他与季平离别时的情绪。临歧,是临近岔路口的意思。殊怅然,是特别惆怅的样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季平离别时的复杂情绪。 群夷濠镜宅,千里火轮船。 群夷,指的是当时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濠镜宅,是一种防御工事,用来抵御敌人的进攻。千里火轮船,是一种高速的水上交通工具,可以迅速到达很远的地方
这首诗的标题是"叠前韵歔赠柳汀,己亥稿上,清光绪二十五年春、夏"。下面是对各句的解释: 叠前韵歔赠柳汀(己亥稿上,清光绪二十五年春、夏) 1. 冷抱香云卧,骄人花一枝 - "冷抱香云卧":形容花朵如同被冷气拥抱,静静地卧在云朵之中。 - "骄人花一枝":形容这朵花特别娇艳,引人注目。 2. 才名高顾怪,音节变吴诗 - "才名高顾怪":形容诗人的才华很高,引起了人们的奇怪和赞叹。 -
注释: 战气不可极,黯然沧海东。 九州谁健者!万里靖边戎。 南海新除重,西林旧部雄。 黄金印如斗,终待立奇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马诗,表达了对马总戎的赞美之情。首句“战气不可极”,意味着战争的硝烟已经弥漫开来,战士们的战斗意志不能消沉下去。次句“黯然沧海东”,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悲伤。第三句“九州谁健者”,则是在询问在九州大地上,谁是真正的强者?最后一句“万里靖边戎”
君山 君山自是众山君,卓立中峰上插云。 曾上君山最高顶,东南一气荡氤氲。 翻译: 君山自然是众山之主,矗立在群峰之中,仿佛插入云端。我曾多次登上君山的山顶,东南方向的气流弥漫着祥和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君山的自然风光以及自己的登山经历。首句“君山自是众山君”,用夸张的手法,将君山比作众山之主,突出了其独特的地位和魅力。次句“卓立中峰上插云”,描绘了君山的高耸入云、傲然挺立的景象
诗句如下: 此是本朝初割地, 年来见惯已相忘。 重吟整顿乾坤句, 谁更雄心似鄂王?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这是清朝初期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现状的感慨。诗中写道“此是本朝初割地”,指的是清朝建立后对一些土地进行了割让。然后诗人说“年来见惯已相忘”,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割让已经习以为常,甚至已经忘记。最后一句“重吟整顿乾坤句,谁更雄心似鄂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望。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末年的诗人,他在国势衰颓之际依然创作了大量诗词,其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赞誉。他的词风清新脱俗,独具一格,与当时流行的花间派等词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句注释: 1. 南宋国衰词自盛 - 指在南宋国力衰退的情况下,词的创作反而更加兴盛。 2. 各抛心力斗清新 - 每个人都抛开自己的心力,努力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词作。 3. 零丁洋畔行吟地 -
这首诗是黄生为他的印谱所作。黄生,字孟思,号石屏,江苏无锡人。这首诗的大意是:五洲四海,风起云涌,等待扫除灭亡秦朝的旧篆文。将来留给他年添印谱,九头狮钮,大将军。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及赏析: 1. 五洲莽莽起风云,待扫亡秦旧篆文。 “五洲”指全世界或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和地区。这里的“莽莽”形容世界之大、混乱之状。“风云”比喻世事的变化不定,动荡不安。“待扫”表示要铲除、清除的意思
诗句释义: 1. 与高啸桐同客广州:表示作者与高啸桐一同居住在广州。啸桐,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行。 2. 平生我愧杜工部:表示作者自认在文学才能上不如杜甫(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 3. 喜见高三十五才:表示作者很高兴看到高啸桐的才华和能力。三十五才,可能是指高啸桐在文学方面的成就。 4. 四海风尘双鬓白:描述了作者在旅途中历经艰辛,头发变白的情况。四海风尘,指全国各地的风尘。
【注释】 直从南北两戒首:指在南北两个方向上行进,即自北向南和自南向北。 走遍胡门到越门:走遍了边关,到了边境的越门,也即是说走遍了边疆。 一发青山残照里:指看到一片青山,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凄迷。 尉陀台上望中原:尉佗(wèi tuó)是西汉初年的一个少数民族首领,曾立国于今湖北武昌一带,后被刘邦灭掉。毛生在这里可能是想表达出对中原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赠诗写的是毛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