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曾驱十万师,对君图画写新诗。
天涯待觅添毫手,来貌南山射猎时。
【注释】
题丘星史立马图二首:题,写诗于上。丘星、史史名,皆汉末人,见《后汉书·文苑传》。丘史善画,史擅书法。丘星曾与陈琳同为袁绍作檄文,被曹操所杀。马,指马超。马超字孟起,陇西临洮人(今甘肃岷县),东汉末年著名将领。“立马”即指他的战马。《后汉书·马超传》载,马超随张鲁归顺刘备,任偏将军。后来,他投降了魏,被封为征西将军。公元219年,诸葛亮北伐,马超率军来拒,与魏大将徐晃交战,大败而归。“新诗”,指马超的画像诗。“天涯”,这里泛指远方。“南山”句,指马超射猎时的情景。据《三国演义》描写,马超常在南山打猎,“每田猎,辄制弓弩,尽其巧矣。”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马超画像前写的两首诗。诗中抒发了对马超这位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
第一首诗写自己曾率领十万雄师去讨伐曹魏,而马超的画像却成了我挥笔写新诗的对象。这既是对过去战争的回忆,也是对马超英勇精神的赞扬。
第二首诗则是诗人在想象中描绘了马超前来射猎时的情形。“天涯待觅添毫手”,意为我在天涯海角苦苦搜寻,希望找到那位能为我画像的人。这既反映了诗人对马超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执着追求。而“来貌南山射猎时”,则是指诗人想象中的马超在南山射猎的场景。这里的“南山”指的是马超曾经射猎的南山,而“射猎时”则暗示了马超英勇善战的形象特点。整首诗通过对马超形象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深深敬意和对绘画艺术的热情追求。
这两首诗都是诗人在马超前来射猎时的想象之作。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