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犹可煽况煽兵,庞勋之徒何代蔑?尤难言者东西邻,公庇群凶嗾内啮,鹰瞵狼睒谋我缺。
彼谋我者原多途,既山取金路敷铁。更乘内乱肆厥毒,坐恐吾民靡有孑。
我今内治方无人,何力能俾外谋折?官惟露布夸贼平,功状张皇某某列。
愁来且进菖蒲觞,有荔如丹藕如雪。龙舟归去夜微雨,仰视江天黯空阔。
戊申:农历五月五日。
广州:指唐代诗人韩愈的故乡,位于今天的中国广东省。
作:创作、写作的意思。
民犹可煽况煽兵,庞勋之徒何代蔑:百姓还可以煽动,更何况煽动军队?庞勋之流何时会忘记?
庞勋: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首领,曾经在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47-860年)发动叛乱,失败后被处决。
公:这里指的是唐朝的皇帝李隆基,即唐玄宗。
内啮:在内乱中受到伤害。
鹰瞵狼睒:比喻奸诈狡猾。
彼谋我者原多途,既山取金路敷铁:那些图谋我们的人原来有各种途径,就像在山上采金一样,布满了道路。
山:指采金的道路。
坐恐吾民靡有孑:坐着担心我们的百姓没有后代。
靡:没有。
孑:后代。
我今内治方无人,何力能俾外谋折?官惟露布夸贼平,功状张皇某某列:我现在国内治理还没有人,怎么能使外面的阴谋破灭?官府只是发布公告夸耀叛军已被平定,功绩显赫如某某之类。
愁来且进菖蒲觞,有荔如丹藕如雪:忧愁时暂且喝下菖蒲酒,有荔果红得像丹砂,藕像雪花。
龙舟归去夜微雨,仰视江天黯空阔:龙舟回来时晚上细雨蒙蒙,抬头望着江天一片空旷。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在戊申年即公元898年的端午节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抒发了他对于国家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的忧虑和愤慨。诗中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描写民间百姓的生活,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首句”戊申广州五月五日作”,交代了诗歌的创作时间和地点。”戊申”是指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在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是端午节。”广州”则是韩愈的故乡,也是他的政治活动中心之一。
第二句”民犹可煽况煽兵,庞勋之徒何代蔑?尤难言者东西邻,公庇群凶嗾内啮,鹰瞵狼睒谋我缺。”表达了韩愈对于普通百姓的同情和担忧。他认为百姓虽然可以被煽动起来,但是军队已经被庞勋之流所掌控,他们的行为更加恶劣。而朝廷内外的权贵们却相互勾结,使得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
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彼谋我者原多途,既山取金路敷铁。更乘内乱肆厥毒,坐恐吾民靡有孑。”这里的”彼谋我者”指的是那些图谋我们的人。他们既有各种途径来实施他们的计划,甚至不惜在山上采矿,以便获取更多的财富。同时,他们还利用内乱的机会,肆无忌惮地侵害我们的百姓。
然后转入对自己的处境的感慨:”我今内治方无人,何力能俾外谋折?官惟露布夸贼平,功状张皇某某列。”现在的朝廷内部没有有力的大臣来管理国家,所以我无法阻止外部的阴谋。官员们只是在发布公告夸耀自己的功绩,却没有实际的行动来解决问题。
最后两句则是对国家的忧虑与期望:”愁来且进菖蒲觞,有荔如丹藕如雪。龙舟归去夜微雨,仰视江天黯空阔。”面对国家的危机和人民的苦难,我感到深深的忧愁和无奈。只有饮酒自慰,期待着龙舟归来,带来雨水,洗净这片天空。
整首诗通过对端午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忧虑。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关注国家的内政和民生问题,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