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峰天际插,一径路回环。
目已穷千里,身才到半山。
松风时谡谡,鹤梦自闲闲。
欲尽登临兴,藤萝手自攀。

【注释】

1、孤峰天际插,一径路回环。:山的峰顶直插云端,一条小路蜿蜒曲折。

2、目已穷千里,身才到半山:我的目光已经可以望见千里之外,但我还差一点才能到达这座山的一半高度。

3、松风时谡谡,鹤梦自闲闲:松树的风吹得很响,仿佛在低语;鹤梦很安静,仿佛在休息。

4、欲尽登临兴,藤萝手自攀:想要尽情欣赏这山中的美景,我伸手爬过这些攀附着的藤蔓去攀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在攀登半山亭时所看到的风景和感受。
首联“孤峰天际插,一径路回环”描绘了山峰高耸入云,山路曲折回环的自然景象。诗人以“孤峰”和“一径”两个词语来强调山峰的高大与山路的狭窄,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险峻的氛围。同时,“插”字也形象地表现了山峰的挺拔,给人一种震撼感。
颔联“目已穷千里,身才到半山”则是对诗人登山所见景色的描写。诗人站在半山亭上,远眺远方,目光所及之处已是千里之遥。而当他真正走到半山的时候,却发现还有一半的路程需要继续攀登。这里的“穷”字和“才”字都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赞叹之情。
颈联“松风时谡谡,鹤梦自闲闲”则是对山林间的声音和梦境的描述。诗人在山上行走,耳边传来阵阵松风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沧桑。而在寂静的山林中,诗人又似乎看到了一群仙鹤在悠闲地觅食、嬉戏。这些声音和画面都给诗人带来了一种宁静、愉悦的感觉。
尾联“欲尽登临兴,藤萝手自攀”则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想要尽情享受这山中的美景,于是伸手攀过了这些攀附着的藤蔓。这里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又表达了他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积极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既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又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